哪些进补方法是不可取的

来源:复禾健康

现在的生活不像以前那样贫苦,什么吃的都没有,现在的生活水平很高,人们天天给自己进补一些食物,觉得这是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殊不知这些补品有时候吃多了并不好,有时可能会越补越虚。小编今天要介绍的是哪些进补方法是不可取的。

进补方法误区

误区一:不辩证进补

即使你身体虚,也不能盲目进补。身体虚有许多种,每一种虚证,都有针对性的补方补药,不对证,不但无效无益,有时反有副作用。

老一辈中医师的用药是十分严谨的,即使是现成的补药或补膏,也要观其处方成分然后辨证使用。因此,如何根据各人的身体体质和机能状况进补。

误区二:用补品代替一日三餐

人体对营养的摄取,主要是靠一日三餐,而绝不能仅仅依靠营养补剂

误区三:认为补品越贵越有功效

高价补品大多是加了一些价格昂贵的中药材,如龟板、鳖甲、藏红花、虫草等。然而,没有针对性的用药,一般不会显出特殊效果。况且,补药中能有几两鳖甲?所以说,药价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疗效的优劣。

误区四:盲目相信广告

保健品不同于食品,也不同于药品。在国外,对这类保健品称为功能食品,它既不能针对某一种疾病有效,也不能使你在原有健康的基础上更加强壮。它仅能使你的亚健康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进补的正确方法

1.顺应自然规律

按中医学所提出的进补原则,顺应自然规律,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适应,不同季节进补不同药食。诸如春季阳气初生,生机盎然,要补充营养物质以顺应自然界万物生发特征;夏季阳气最旺,万物茂盛,随汗出而消耗津液,要适时补充水分津液;秋季风燥肃杀,颗粒归仓,需服用润燥养阴的药食;冬季阳气隐匿,阴气隆盛,需服用补阳药食。

2.注重季节变化特点

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春夏季节阳气在外,易动而发泄受损伤,要充分保持人体的阳气。但阳气过用会使津液随汗外泄,故补阳的同时还得补充消耗的阴津,可食用甘凉之类的果蔬,以降低阳气过用。秋冬季节阳气潜藏,而阴气外张,阴精易损耗不足,应注意保存并补充阴精。此时可择食血肉有精之品,选用填精补髓及温润内脏的药食,这就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含意所在。

3.要注意机体有无其他病理状态存在

如气滞、血瘀、痰浊、发热、外感等,这些都是影响进补的因素。最好是事先请教一下医生,排除这些因素的存在,方可进补。

4.要兼顾到人的体质类型

人类的体质可分为六大类型,其中除正常体质外,其余五种均属病理体质,即倦质,特征是特别疲倦;冷质,特征是特别怕冷;燥红质,特征为特别怕热;此外,还有腻滞质、晦湿质。中医则把体质分为阳脏和阴脏。不同体质类型的人适合吃什么或不适合吃什么都是有规律的,若反其道而行之,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5.定要“辩证施补”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讲究辩证施治。同样道理,使用补药也要辩证施“补”。也就是说,要根据人体阴阳气血、何脏何腑的亏虚,采用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或补脏腑的方法,对证进补,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否则,盲目进补,补不对证,阴虚者用补阳药,阳虚者用滋阴药,结果造成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出现许多副反应。

6.要特别注意消化、吸收功能

再好的补药,也得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才能发挥作用,若患者消化功能很差,则必须先服用健脾消导、理气化湿药物,如陈皮、法夏、枳壳、神曲、山楂、内金等,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若患者便秘、腹胀、食少,同样不容忽视,应使用润肠通便或通腑下气之品,使大便通畅、食欲增进,以利于补药吸收。

小编结语:大家想补身体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没有错,但补身体补身体,可不能盲目的去进补,应该科学的去学习进补的方法和原则。我们应该要科学的分辨出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我们应该采纳的,而不是看什么就觉得这个可以补身体。小编希望每一位都能够更好的去分辨食物的功能,合理地去补身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