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和置管是用于治疗气胸、胸腔积液等病症的常见医疗操作,目的是排出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恢复肺功能。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步骤包括定位、麻醉、切口、置管和连接引流装置。
1、操作前准备。患者需取半卧位或坐位,医生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穿刺点,通常在腋中线或腋后线的第4-6肋间。局部皮肤消毒后,铺无菌巾,确保操作环境洁净。
2、麻醉与切口。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逐层麻醉皮肤、皮下组织和胸膜。麻醉生效后,用手术刀在穿刺点做一约1-2厘米的小切口,分离皮下组织至胸膜。
3、置管与固定。将引流管通过切口插入胸腔,确认位置正确后,用缝线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引流管外端连接无菌引流瓶或水封瓶,确保引流系统密闭。
4、术后观察。操作完成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和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定期更换引流瓶,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胸腔闭式引流和置管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医疗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和操作规范。患者在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确保肺功能恢复良好。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或引流不畅。通过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和置管能够有效缓解胸腔内压力,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