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百病生!中医提醒:多拍打两个部位,有助排光体内湿气

春天总感觉身体沉甸甸的?起床时头发昏、刷牙时舌苔厚、吃饭时没胃口...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体内湿气超标了!别急着喝红豆薏米水,老中医有个更简单的妙招——拍拍身体这两个"排水口",比喝十碗祛湿汤都管用。

湿气重百病生!中医提醒:多拍打两个部位,有助排光体内湿气

一、湿气重的三大典型表现

1、舌头边缘有齿痕

晨起照镜子时注意观察,舌头两侧出现波浪状齿痕,就像被牙齿"咬"出来的痕迹。这是脾虚湿盛最直观的信号。

2、大便粘马桶

冲水时发现便便黏腻冲不干净,纸巾用量明显增多。说明湿浊已经影响肠道功能。

3、小腿莫名浮肿

下午用手指按压小腿胫骨位置,凹陷回弹慢。这是水湿滞留皮下的典型特征。

二、两个黄金祛湿部位

1、腘窝——人体自带"除湿机"

膝盖后方的凹陷处,中医称为"委中穴"。每天用手掌拍打100下,能刺激膀.胱经排湿。注意要用手掌肉厚部位,力.度以微微发热为宜。

2、腋下——隐藏的"排水阀"

腋窝顶点处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用空心掌轻拍50次,能促进淋巴循环。最佳时段是早晨7-9点,此时经络气血最旺盛。

三、增强祛湿效果的小技巧

1、配合深呼吸

拍打时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收缩腹部。这样能带动内脏参与排湿。

2、把握最佳时机

选择上午9-11点脾经当令时操作,此时身体运化水湿能力最强。

3、善用辅助工具

用经络拍代替手掌,能更精准刺激穴位。没有工具时,用卷起的杂志也可以。

四、这些习惯会加重湿气

1、洗完头不吹干

特别是睡前洗头,水湿会从头部毛孔侵入。建议至少提前2小时洗头。

2、久坐不动

每坐1小时要起身活动5分钟,否则会影响膀.胱经气机运行。

3、贪凉饮冷

春季喝冰饮会损伤脾阳,建议把水果蒸热或煮水后食用。

记住这套"拍拍操",每天花5分钟就能帮身体打开排水开关。坚持两周你会发现:舌头齿痕变浅了、小腿不肿了、整个人都轻快起来!趁着春天阳气升发的好时机,赶紧把积攒一冬的湿气赶跑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