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引起蛋白尿吗 哪些疾病会引起蛋白尿
高血压可能引起蛋白尿,蛋白尿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
1、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升高,造成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使蛋白质漏出至尿液中。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水肿等症状。治疗需积极控制血压,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可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蛋白质滤过增加。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进展为大量蛋白尿。控制血糖、血压是关键,药物可选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
3、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均可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可能与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有关。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严重者需行血浆置换。
4、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抗体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发狼疮性肾炎,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患者常伴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痛等症状。治疗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需定期监测抗双链DNA抗体水平。
5、多发性骨髓瘤:
肿瘤细胞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经肾小球滤过后堵塞肾小管,导致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典型症状包括骨痛、贫血、高钙血症。治疗需采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靶向药物,必要时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
出现蛋白尿需完善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肾脏超声检查。日常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控制每日饮水量,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若尿蛋白持续阳性或伴随水肿、少尿等症状,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