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BFM新闻电视台5月3日报道,巴黎市政府希望将塞纳河岸的旧书商申请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塞纳河岸的旧书摊,是久居巴黎者每日见之、过之、阅之且无不珍惜之地。自16世纪以来,由旧书商们组成的这一“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图书馆”就一直存在,是巴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景。巴黎的旧书摊位于塞纳河的左右两岸,左岸的数量多于右岸,这也与巴黎“左岸”文化格调一脉相承。尽管名声在外,但旧书摊一直都很简易,由一些绿色铁皮箱组成,箱体被直接固定在河堤护墙上。
巴黎常有雨水,每逢大雨,旧书商们将书摊的铁皮箱子合上、上锁即可。旧书摊虽然简陋,来访的却下有平民百姓,上至“王公贵族”(如酷爱文学的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还有文人骚客、古籍爱好者。记者印象最深的,还是经营这些旧书摊的旧书商们所营造的恬静平和的氛围。旧书商并非纯粹的商人,多为上了年纪、举止儒雅者,多数自身就爱读书。所以,尽管从旧书摊前走过无数匆匆行人,但极少见他们主动拉客,有人来买则卖,无人问津则埋头看书。那么,巴黎旧书摊究竟有哪些功能和意义呢?一是,作为世界上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领先的国家之一,法国自然要尽力保护在塞纳河岸的旧书摊。二是,巴黎旧书摊本身也是商业店铺的一种,也有上游的供货商、中游的经营者与下游的消费者等。三是,塞纳河岸的旧书摊早已成为“巴黎一景”,不少游客到了巴黎必去看一看,一些有学问者,更是期望从中“淘”出有价值的古书、旧杂志和版画来。为了保护这已有五个多世纪历史的奇迹,巴黎市政府于1859年出台了关于旧书摊的管理规定——由市政府来设立定点的旧书摊位,每个摊位不得长于十米,并给予“特许经营”权;同时规定,一个旧书摊位由四个书箱构成,其中最多只有一个书箱准许出售旅游纪念品,其余三个书箱必须用于出售古书籍和古董;旧书摊无需缴纳租金和使用费,但每周至少要营业四天。
所以时至今日,旧书摊的位置、数量和风貌基本保持原样(今天塞纳河岸共有240名旧书商)。这么多年,巴黎旧书摊虽然没有落到举步维艰的地步,但也没能生意红火,尤其面对日益发达的网店与互联网的冲击。如果能够申请到“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质,这些旧书摊兴许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资助,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访。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