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发生褥疮 四类人最易受褥疮困扰
褥疮易发生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营养不良及感觉障碍四类人群。褥疮的高危因素主要有皮肤受压缺血、摩擦剪切力损伤、局部潮湿刺激、营养代谢异常、神经感觉功能障碍。
1、长期卧床者:
持续卧床超过2周的患者因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局部毛细血管闭塞导致组织缺血缺氧。骶尾部、足跟、髋部等骨隆突处最易出现压疮,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使用减压垫。合并糖尿病或外周血管疾病者更需警惕。
2、行动不便者:
脊髓损伤、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无法自主改变体位,坐轮椅时坐骨结节承受压力可达500mmHg。建议使用交替充气式坐垫,每日检查皮肤是否发红,避免轮椅滑动产生剪切力损伤真皮层。
3、营养不良者:
低蛋白血症患者皮下脂肪垫变薄,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时压疮风险增加3倍。需保证每日1.2-1.5g/kg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胶原合成。严重消瘦者骨突处需加用羊皮垫缓冲压力。
4、感觉障碍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脊髓空洞症患者对疼痛感知减弱,无法及时察觉皮肤损伤。需家属每日用镜子检查背部及足底,保持床单平整无皱褶,控制血糖在7-10mmol/L可延缓神经病变进展。
5、高龄衰弱者:
80岁以上老人皮肤弹性纤维减少,微循环调节能力下降。合并认知障碍时可能因尿失禁导致会阴部浸渍,需选用吸水性强的护理垫,清洁后涂抹皮肤保护膜。建议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肌肉张力。
预防褥疮需采取综合措施:使用减压床垫并保持翻身频率,每日检查全身皮肤尤其是骨突部位;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控制慢性疾病基础指标;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洁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隔离刺激;对认知障碍患者建立护理记录单跟踪皮肤变化。出现皮肤发红不退或破溃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