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造影要注意什么,是不是很痛

血管造影检查需注意空腹、药物调整及过敏史评估,疼痛感因人而异但通常可控。造影注意事项主要有检查前准备、禁忌症排查、术中配合、疼痛管理和术后护理五个方面。

1、检查前准备:

需禁食4-6小时避免呕吐误吸,糖尿病患者应提前调整降糖药剂量。穿着无金属饰物的宽松衣物,携带既往影像资料供医生参考。肾功能异常者需提前水化治疗降低造影剂肾损伤风险。

2、禁忌症排查:

严重甲亢未控制者禁用含碘造影剂,妊娠期妇女非必要不检查。对海鲜或碘过敏需提前告知医生,可能改用钆剂或二氧化碳造影。心功能四级患者需评估手术耐受性,必要时推迟检查。

3、术中配合:

穿刺时保持体位固定避免导管移位,注射造影剂时可能有全身发热感属正常现象。术中需配合医生指令完成屏气动作,咳嗽或打喷嚏前需示意医护人员。实时监测心电图和血氧变化,异常情况需立即反馈。

4、疼痛管理:

穿刺点局部麻醉后仅存轻微胀痛,导管进入血管时多数人无痛感。敏感人群可提前使用镇痛药物,儿童或焦虑患者可考虑镇静处理。疼痛阈值低者可选择桡动脉路径,较股动脉路径不适感更轻。

5、术后护理:

穿刺部位需加压包扎6-8小时,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毫升以上。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或血肿,出现心悸、皮疹等迟发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术后三天内避免泡澡或游泳,选择清淡饮食减少肝肾负担,可适量食用冬瓜、绿豆等利尿食物。恢复期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弯腰,睡眠时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出现持续疼痛或肢体麻木需排除血管并发症,造影后一个月内避免其他放射性检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