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厌食症 厌食症的具有这四大症状
厌食症是以刻意节食、体重显著下降为核心特征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体重过低、体象障碍、进食行为异常及生理功能紊乱四大症状。
1、体重过低:
患者体重低于正常标准15%以上,BMI常≤17.5。由于长期热量摄入不足,出现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等营养不良体征,部分患者会通过过度运动加剧消耗。儿童青少年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停滞,女性常见闭经等内分泌异常。
2、体象障碍:
患者对自身体型存在认知扭曲,即使骨瘦如柴仍固执认为自己肥胖。这种病态心理驱使持续节食,常伴随频繁称重、测量身体部位等强迫行为。约60%患者合并焦虑或抑郁情绪,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倾向。
3、进食行为异常:
典型表现为刻意限制进食量,将食物分切极小块、长时间咀嚼后吐出,或仅食用低热量食物。部分患者有暴食-清除行为,进食后通过催吐、滥用泻药等方式抵消摄入热量。常见藏匿食物、回避聚餐等社交回避行为。
4、生理功能紊乱: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电解质失衡等心血管问题,毛发脱落、皮肤干燥等代谢异常,以及骨质疏松、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率达5%-20%,是精神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病症之一。
对于厌食症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重建和心理干预,逐步恢复规律三餐,增加坚果、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配合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改善体质。家庭成员应避免对体重或外形的评价,建立积极的进食环境,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警惕猝死风险。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或器官功能损害时需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