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打了有什么不良反应吗
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红肿、低热、乏力、食欲减退和过敏反应。
1、局部红肿:
约10%-20%接种者会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微红肿、硬结或疼痛,通常持续1-3天自行消退。这与疫苗中的氢氧化铝佐剂刺激有关,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缓解,避免抓挠或热敷。
2、低热反应:
5%-15%接种者可能出现体温轻度升高(37.5℃-38.5℃),多见于接种后6-12小时。此为机体免疫应答的正常现象,建议多饮水、注意休息,体温超过38.5℃可考虑物理降温。
3、乏力嗜睡:
部分人群接种后1-2天会感到疲倦、肌肉酸痛,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消耗能量有关。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通常48小时内症状消失。
4、食欲减退:
儿童更易出现短暂食欲下降、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与疫苗刺激肠道淋巴组织相关。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一般24小时后恢复。
5、过敏反应:
极少数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荨麻疹、面部肿胀或呼吸困难,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接种点均配备急救设备,出现严重过敏需立即就医处理。
接种后建议观察30分钟再离开接种点,24小时内避免洗澡和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持续高热(>39℃)、抽搐或异常哭闹(婴幼儿)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减轻疫苗反应。哺乳期妇女和免疫缺陷者接种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