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憩室是怎么回事 十二指肠憩室的3个原因揭晓
十二指肠憩室可能由肠壁结构异常、肠内压力增高、周围组织粘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修补等方式干预。
1、肠壁结构异常:
先天性肠壁肌层发育薄弱是主要诱因,多见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局部肠黏膜在薄弱处向外膨出形成袋状结构,可能伴随胆汁淤积或食物残渣滞留。无症状者无需特殊处理,反复感染者需考虑行憩室切除术。
2、肠内压力增高:
长期便秘或肠梗阻导致肠腔内压持续升高,迫使肠黏膜从肌层裂隙中突出。这类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可能引发腹胀、隐痛等不适。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等缓泻剂降低肠压。
3、周围组织粘连:
胆囊炎或胰腺炎等邻近器官炎症产生的纤维牵拉,可导致继发性憩室形成。此类憩室易发生出血或穿孔,典型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确诊后需控制原发病,严重并发症者需行憩室缝合术。
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及高脂饮食,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肠道负担;规律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肠蠕动;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便血时应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定期复查胃肠镜评估愈合情况;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