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颅内压增高患者应观察什么变化
颅内压增高患者需重点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头痛呕吐症状及肢体活动情况。
1、意识状态:
意识水平是评估颅内压最敏感的指标。从嗜睡、昏睡到昏迷的进展提示脑疝风险,需每小时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量化记录。突发躁动或淡漠可能预示脑干受压,需紧急CT复查。
2、瞳孔变化:
观察双侧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对称性。单侧散大固定提示颞叶钩回疝,双侧针尖样瞳孔见于脑桥出血。动态记录瞳孔直径毫米数,变化超过1毫米即需报告医生。
3、生命体征: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Cushing三联征"变化。收缩压升高伴脉压差增大、脉搏缓慢、呼吸不规则是颅高压危象表现。体温超过38.5℃会加重脑水肿,需物理降温。
4、头痛呕吐:
爆裂样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是典型症状。头痛程度用数字评分法记录,呕吐物需观察是否含咖啡样物质。症状突然缓解可能预示脑疝发生,需警惕假性好转。
5、肢体活动:
评估肌力分级与病理反射。单侧巴彬斯基征阳性或新发偏瘫提示大脑镰下疝。癫痫发作需记录持续时间及类型,强直阵挛发作会急剧升高颅内压。
患者应保持头高30度体位,限制每日液体摄入在1500毫升以内。饮食选择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每2小时协助翻身时注意维持头颈轴线,康复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出现任何观察指标异常需立即通知医疗团队,避免自行调整脱水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