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为什么会腰肌劳损 产后腰肌劳损注意这三原因
产后腰肌劳损可能由妊娠期腰椎负荷增加、分娩时肌肉拉伤、产后哺乳姿势不当等原因引起。
1、妊娠期负荷:
妊娠期间子宫增大导致重心前移,腰椎前凸角度增加,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以维持平衡。这种持续性牵拉易造成竖脊肌、腰方肌等深层肌群疲劳性损伤,产后若未及时恢复,可能演变为慢性劳损。建议通过产后康复训练逐步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2、分娩损伤:
分娩过程中,产妇需持续用力收缩腰腹肌肉,尤其难产或产程过长时,可能造成骶髂关节错位或腰大肌急性拉伤。这类机械性损伤若未完全修复,产后抱婴、弯腰等动作会加重炎症反应。物理治疗如超声波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哺乳姿势:
长时间维持弓背坐姿哺乳,使腰椎间盘压力增加3-5倍,腰背肌群处于被动拉伸状态。特别是夜间哺乳时肌肉松弛度更高,更易发生微小撕裂。使用哺乳枕调整姿势,每20分钟变换体位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
产后6个月内应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哺乳时保持脊柱中立位并用靠垫支撑腰部。每日进行猫式伸展、臀桥运动等低强度训练,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放射痛,需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