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上段骨折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
胫骨上段骨折小夹板固定需注意固定松紧度、肢体位置、皮肤护理、功能锻炼及并发症观察。
1、固定松紧度:
小夹板固定后需保持适当松紧度,过紧可能压迫血管神经导致肢体缺血或感觉异常,过松则无法有效固定骨折端。每日检查绑带张力,以能容纳一根手指为宜。如出现肢体肿胀、麻木或皮肤发绀,需立即调整松紧度或就医处理。
2、肢体位置:
固定期间应保持患肢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卧位时用软枕垫高小腿,坐位时避免患肢下垂。定期调整体位防止压疮,但需避免骨折端旋转或受力,翻身时需托扶患肢整体移动。
3、皮肤护理:
每日检查夹板边缘及骨突处皮肤情况,防止压疮发生。清洁皮肤时避免弄湿固定装置,可用酒精棉片擦拭易出汗部位。发现皮肤发红、破损或出现水泡时,需及时消毒处理并调整夹板压力分布。
4、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足趾屈伸、踝泵运动等非负重锻炼,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骨折稳定后可逐步增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但严禁患肢旋转或早期负重。
5、并发症观察:
密切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功能,如出现持续疼痛加剧、皮肤温度降低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对位情况,发现夹板移位或固定失效应及时调整。
饮食上建议增加高钙食物如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促进骨愈合,同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瘦肉。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6-8周后经医生评估方可开始部分负重训练,全程需配合康复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