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可通过针灸辅助治疗,但无法完全纠正屈光度。针灸治疗近视的方法主要有耳穴压豆、眼周穴位针刺、头皮针、体针配合及艾灸疗法。
1、耳穴压豆:
选取耳部肝、肾、眼等穴位贴敷王不留行籽,通过持续刺激调节眼部气血循环。该方法适合青少年假性近视,需配合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持续刺激1分钟。临床观察显示对调节性近视有改善作用,但对轴性近视效果有限。
2、眼周穴位针刺:
选取睛明、攒竹、承泣等眼周穴位,使用0.25毫米细针浅刺,留针15-20分钟。针刺可改善睫状肌痉挛状态,缓解视疲劳。操作需由专业医师执行,避免误伤眼球,每周治疗2-3次为宜。
3、头皮针疗法:
在头部视区(枕外粗隆旁开1厘米处)斜刺进针,通过刺激视皮层反射区改善视觉传导功能。该方法对近视伴随头痛、眼胀症状者效果显著,需配合颈部放松手法同步进行。
4、体针配合:
远端取穴如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调节全身气血运行。配合眼周局部针刺形成整体调理,尤其适合用眼过度导致的视力下降。治疗期间需避免长时间阅读,每40分钟应远眺放松。
5、艾灸疗法:
用艾条悬灸眼周穴位,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畏光流泪的虚寒型近视患者,注意保持艾条与皮肤3厘米距离,每次灸10-15分钟,皮肤潮红为度。
针灸治疗需持续3个月以上,每周2-3次,配合规范用眼习惯才能显现效果。真性近视患者仍需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建议结合眼科检查排除眼底病变。治疗期间每日做晶体操训练,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蓝莓等食物,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眼痛、视物变形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针灸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