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输液过敏反应怎么处理

输液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主要措施包括脱离过敏原、药物干预、生命体征监测、补液支持和后续观察。

1、脱离过敏原:

出现输液过敏反应怎么处理

立即终止输液是首要措施。关闭输液器调节阀,保留静脉通路更换为生理盐水维持,避免残留药物继续进入体内。同时记录过敏药物名称、批号及输注时间,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对穿刺部位出现红肿者需抬高肢体,避免局部热敷或按摩。

2、药物干预:

轻症可肌注盐酸苯海拉明或口服氯雷他定,中重度需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出现喉头水肿或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配合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用药后需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警惕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血糖波动。药物选择需遵循分级处理原则,避免联合用药加重代谢负担。

3、生命体征监测:

出现输液过敏反应怎么处理

持续心电监护至少6小时,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皮疹进展。每15分钟测量血压直至稳定,记录尿量预防过敏性肾炎。对出现喘鸣音或三凹征患者准备气管插管设备,支气管痉挛者可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

4、补液支持:

建立第二条静脉通路快速输注晶体液,维持尿量>30ml/h。休克患者按20ml/kg剂量输注乳酸林格液,必要时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注意平衡电解质,尤其警惕大量激素使用后的低钾血症。儿童及老年患者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5、后续观察:

症状缓解后仍需留观24小时,迟发型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72小时内。出院时告知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药物,建议佩戴医疗警示手环。两周内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皮肤出现色素沉着需皮肤科随访。记录过敏药物信息并录入电子病历系统。

出现输液过敏反应怎么处理

过敏反应后1周内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沐浴水温不超过38℃。恢复期每日监测体温和皮疹变化,出现新发瘙痒或呼吸困难立即返院。建议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以备应急,3个月内避免接种疫苗。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促进组织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