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最开始患结肠癌时,通常都会有3种异常,但很少有人去在意
最近遇到个让人揪心的事:一位35岁的程序员连续半年把便血当痔疮,直到腹痛难忍才检查,结果确诊结肠癌中期。其实我们的肠道很聪明,它早在病变初期就会发出预警信号,只是这些信号太容易被忽视了...
一、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1、频率异常
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紊乱,比如从每天1次变成3-4次,或者相反地好几天不排便。这种变化持续两周以上就要警惕,可能是肿瘤影响了肠道蠕动功能。
2、形状变细
健康的大便通常呈香蕉状。如果持续排出铅笔粗细的大便,或者大便表面出现凹槽,可能是肿瘤占据了肠腔空间。
3、排便不净感
明明已经排完便,却总觉得肠道里还有东西没排干净。这种"里急后重"的感觉,往往是直肠部位出现问题的信号。
二、便血千万别都甩锅给痔疮
1、颜色暗藏玄机
痔疮出血通常是鲜红色且附着在大便表面;而肠癌出血因经过肠道消化,颜色偏暗红或呈柏油样,常与大便混合。
2、黏液要当心
如果大便带有果冻状的黏液或脓液,说明肠道黏膜可能已经受损。特别是伴随腥臭味时,更要引起重视。
3、贫血是隐藏提示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很多女性患者误以为是月经问题,结果延误了诊断时机。
三、持续出现的腹部不适
1、位置固定的隐痛
左下腹或右下腹经常隐隐作痛,按压时能摸到条索状硬块。这种疼痛与饮食无关,且会逐渐加重。
2、异常的肠鸣音
肚子经常"咕噜"响,尤其在夜间安静时更明显。这可能是肿瘤导致肠腔狭窄,引发肠道蠕动异常。
3、莫名的腹胀
即使没吃多少东西,也总觉得腹部胀满。平躺时自己按压腹部,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特别鼓胀,要引起警惕。
这些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目前最有效的筛查方式是肠镜检查,普通人群建议从45岁开始每5年做一次。如果发现上述任何症状持续2周以上,别犹豫,尽快去消化内科挂号。记住:早期肠癌的治疗几率较高,关键就在于及时抓住这些"不起眼"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