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与走路有关?医生告诫:上了年纪的人,走路时牢记“3不要”

心梗发作前,身体往往已经发出过多次警.报,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最近接诊的一位患者,就是在晨练时突然倒地,送到医院确诊为急性心梗。其实,走路这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对中老年人的心脏健康影响远超想象。

心梗与走路有关?医生告诫:上了年纪的人,走路时牢记“3不要”

一、走路速度不要太快

1、心率过快的隐患

很多老人喜欢快步走,认为这样锻炼效果更好。但心率超过(220-年龄)×0.6这个安全值,心脏负荷会骤然增加。特别是早晨交感神经兴奋时,更容易诱发心绞痛。

2、正确的速度判断

边走边能正常说话但不唱歌的速度最合适。如果出现胸闷、气短,要立即减速休息。

3、特殊天气要调整

遇到大风、寒冷天气时,血管容易收缩,这时要适当放慢步速,减少心脏负担。

二、饭后不要立即走路

1、消化系统的需求

饭后30分钟内,大量血液集中在胃肠道。如果立即运动,心脏和消化系统会"抢"血液,可能诱发心肌缺血。

2、最佳运动时间

早餐后1小时、晚餐后1.5小时再开始走路最安全。这段时间血糖开始上升,运动效果也更好。

3、糖尿病人要特别注意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更要严格控制饭后运动时间,避免头晕摔倒。

心梗与走路有关?医生告诫:上了年纪的人,走路时牢记“3不要”

三、不要忽视身体信号

1、这些症状要警惕

走路时出现胸部压迫感、左肩放射痛、莫名冷汗,都可能是心梗前兆。不要硬撑,要立即停下休息。

2、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冠心病患者出门要带硝酸甘油,放在容易取用的口袋。症状出现时舌下含服,5分钟不缓解要立即就医。

3、定期检查不能少

每年要做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高血压患者还要监测动态血压,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四、安全走路的三个细节

1、选择合适场地

公园塑胶跑道比水泥地更保护关节,同时要避开上下坡路段,减少心脏负担。

2、控制合理时长

每次走路30-4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反而会增加心脏负担。可以分早晚两次完成。

3、注意补充水分

随身带温水,每15分钟喝一小口。避免血液黏稠度增加,降低血栓风险。

心梗与走路有关?医生告诫:上了年纪的人,走路时牢记“3不要”

走路是最经济的养生方式,但方法不对反而伤身。记住这三个"不要",才能让每一步都走得更安心。心脏问题无小事,现在就开始调整你的走路习惯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