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身体早有预兆,却没当回事!
血糖高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是倒在血糖数值上,而是被并发症悄悄击垮。那些被忽视的早期信号,往往就是身体在拼命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心血管系统:沉默的"头号杀手"
1、冠心病风险激增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让冠状动脉像生锈的水管一样逐渐堵塞。最危险的是,糖尿病患者的痛觉神经可能受损,心梗发作时甚至没有典型胸痛。
2、脑卒中概率翻倍
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脆性改变,让脑梗风险比常人高2-4倍。突然出现的头晕、短暂性视物模糊,可能是血栓前兆。
二、肾脏病变:温水煮青蛙式衰竭
1、微量蛋白尿阶段
小便出现细密泡沫且久久不散,这是肾脏滤网开始漏蛋白的早期信号。此时积极干预,肾功能还有逆转可能。
2、肌酐升高不可逆
等发展到水肿、乏力、皮肤瘙痒时,肾脏功能往往已丧失70%以上。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比超40%。
三、下肢坏疽:从麻木到截肢
1、神经病变先兆
脚底像踩棉花、对水温感觉迟钝、袜子勒痕不易消退,这些都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的表现。
2、一个小伤口引发的灾难
由于血液循环差+神经麻痹,足部破溃可能半年不愈合。临床上约50%的非创伤性截肢与糖尿病有关。
四、急性并发症: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1、酮症酸中毒
呼吸有烂苹果味、突然嗜睡、腹痛呕吐,血糖超过16.7mmol/L时尤其危险。1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
2、高渗性昏迷
血糖飙升至33.3mmol/L以上却不伴酮症,死亡率高达40%。老年人饮水少时更要警惕。
这些。信号别大意
•视力突然下降(可能是视网膜出血)
•餐前心慌手抖(警惕反应性低血糖)
•皮肤伤口久不愈合(微循环障碍)
•夜间小便次数增多(肾浓缩功能下降)
控糖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定期检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神经传导速度等专项检测,比单纯测血糖更重要。记住:并发症通常有5-10年潜伏期,现在开始科学管理,完全来得及按下暂停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