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老人凌晨突发心梗的悲剧,给所有中老年人敲响警钟。随着气温持续走低,心脑血管意外进入高发期。急诊科医生透露,每年这个季节接诊的心梗患者会增加40%左右,而很多意外本可以避免。
一、睡前最危险的3个习惯
1、热水澡温度过高
水温超过42℃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血压骤升。建议将洗澡时间提前到睡前2小时,水温控制在38-40℃为宜。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最好改用温水擦浴。
2、饮酒暖身
酒精会使血管扩张后又急剧收缩,这种"过山车效应"最易诱发心梗。冬季小酌最好安排在晚餐时,睡前3小时严格禁酒。特别要提醒的是,药酒也属于酒精饮品范畴。
3、情绪剧烈波动
深夜看球赛、打麻将等容易情绪激动的活动,会使肾上腺素飙升。临床数据显示,70%的夜间心梗发作前都有情绪波动史。建议晚上9点后改为听轻音乐、读书等平静活动。
二、容易被忽视的信号
1、不典型胸痛
很多老年人会出现牙痛、左肩痛或上腹痛等"伪装"症状。这种疼痛往往在静息时加重,活动后反而减轻。
2、异常出汗
没有明显诱因的突然冒冷汗,特别是伴随乏力感时,要高度警惕。
3、睡眠呼吸异常
打鼾过程中出现10秒以上呼吸暂停,可能是心脏供氧不足的表现。
三、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准备
1、床头必备三样
硝酸甘油片要放在触手可及处,注意定期更换过期药品。同时准备便携式血压计和充满电的手机。
2、学会正确呼救
突发胸痛时立即拨打120,准确描述"胸痛持续多少分钟"。切忌自行驾车就医,等救护车期间要保持静卧。
3、掌握心肺复苏
家庭成员都要学习胸外按压技巧,记住"用力按、快速按"的要领。每延误1分钟抢救,生存率就下降10%。
冬季养护心血管其实很简单:晚上9点后让身心都慢下来。用温水泡脚代替热水澡,喝杯热牛奶代替饮酒,看轻松节目代替激烈竞技。记住,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今晚就开始调整这些睡前细节,为心脏筑起温暖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