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老人越来越多,医生:55岁后,一定要戒掉3个坏习惯
最近发现小区里总有人贴寻人启事,仔细一看都是走失的老人家。隔壁王阿姨叹气说:"现在老年痴呆的人怎么越来越多了?"这话还真没说错,随着人均寿命延长,每3秒全球就新增一例认知障碍患者。但别以为这是"老糊涂"的正常现象,很多风险因素其实藏在日常习惯里。
1、熬夜刷手机比想象中更伤脑
深夜追剧打游戏的快乐谁都懂,但55岁后还经常凌晨两点不睡觉,大脑里的"垃圾清运车"就要罢工了。科学家发现深度睡眠时,脑脊液会像洗碗机一样冲洗掉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质堆积正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特征。建议最迟晚上11点躺平,睡前半小时别碰电子设备,窗帘留条缝让晨光自然唤醒生物钟。
2、独自闷在家加速大脑生锈
退休后突然闲下来,有些长辈就爱整天窝在沙发看电视。大脑和肌肉一样用进废退,长期缺乏社交和新鲜刺激会让海马体萎缩,这个负责记忆的"U盘"缩得越小,痴呆风险就越高。有个有趣现象:双语者比单语者平均晚4.5年出现症状,说明持续学习新东西真能"保鲜"大脑。
3、吃得太干净反而坏事
很多老人家坚持清淡饮食,顿顿白粥配青菜,结果查出维生素B12严重缺乏。这种营养素不足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直接损伤神经元。更不用说那些长期吃剩菜的老人,亚硝酸盐和铝离子都是大脑"杀手"。其实适当吃些深海鱼、坚果、动物肝脏,反而能提供大脑必需的DHA和卵磷脂。
给大脑做保养的实用方案
①每周3次快走或跳舞,运动时分泌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堪比"大脑肥料"
②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新功能,或者培养种花、书法等需要手脑并用的爱好
③做饭时多用姜黄、迷迭香等香料,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能穿过血脑屏障
④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管性痴呆占总病例的20%
春天正好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不妨带着父母去公园认认新开的花,尝尝时令的香椿芽。大脑健康就像养花,既不能干旱也不能涝着,关键要持续供给合适的养分和阳光。从今天开始调整那些不起眼的坏习惯,二十年后的你会感谢现在做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