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不高,散步就知道?若脚上出现这几个信号,尽早去住院治疗

最近有没有发现,走路时脚底像踩在棉花上?或者明明穿的是软底鞋,却总觉得脚趾缝里硌着小石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可能是身体在悄悄拉响血糖警报。别以为只有体检报告上的数字才能说明问题,双脚其实比化验单更早知道答案。

血糖高不高,散步就知道?若脚上出现这几个信号,尽早去住院治疗

1、脚底发麻像蚂蚁爬

当血糖悄悄超标时,神经末梢就像泡在糖水里,最早遭殃的就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双脚。很多人误以为是久坐压麻了脚,其实这种麻感会像温吞水一样持续存在,特别是脚掌前段和脚趾缝,严重时甚至分不清拖鞋的正反面。春季穿单鞋感觉更明显,因为薄鞋底让异常触感无所遁形。

2、伤口愈合速度变慢

脚后跟开裂、趾甲沟发红这些小事,普通人三五天就能自愈。但如果发现脚上破皮处结痂特别慢,或者指甲修剪后的小伤口反复红肿,说明高血糖正在削弱皮肤的修复能力。就像被雨水泡久的墙皮,表面看着没事,其实内部结构已经松散。

3、脚趾颜色悄悄改变

脱袜子时多看一眼脚趾颜色,健康状态下应该是均匀的肉粉色。如果发现大脚趾或小趾边缘呈现暗红色,像被冻伤似的发绀,这是微循环报警的信号。特别要警惕双脚温度不对称,比如右脚比左脚明显发凉,说明局部供血已经亮红灯。

4、足弓出现不明疼痛

突然发现散步时足弓处有针刺感?别急着怪新买的运动鞋。血糖异常会导致足底筋膜糖化,就像老化的橡皮筋失去弹性。这种疼痛有个特点:早晨下床第一步最明显,活动后反而减轻,让人误以为是"没活动开"。

5、脚部皮肤异常干燥

春季换季皮肤干很正常,但高血糖引发的干燥会带着"脆感"。脚后跟皲裂像龟壳纹路,涂润肤霜也不管用,严重时裂口会渗组织液。更隐蔽的是脚背皮肤变薄发亮,汗毛莫名减少,这些变化往往从脚踝开始向上蔓延。

需要留意的细节

①泡脚前务必用手试水温,糖尿病足对温度迟钝容易烫伤

②选择浅色棉袜便于观察分泌物,袜口松紧带别太紧

③避免交叉腿坐姿,这个动作会进一步加重下肢循环障碍

血糖高不高,散步就知道?若脚上出现这几个信号,尽早去住院治疗

下次系鞋带的时候,不妨多花10秒观察双脚的变化。这些细微信号比体检报告提前3-6个月发出预警,抓住这个黄金窗口期,完全有机会通过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逆转趋势。记住,双脚是全身健康的放大镜,它们不会说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