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渐冷,中老年人少吃白菜芹菜,多吃4种“温性”食物,身体棒

最近早晚温差大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穿羽绒服出门的阿姨和穿短袖的小伙总能在地铁里尴尬对视。这种天气最遭罪的就是中老年人,关节隐隐发酸不说,肠胃也跟着闹情绪。很多孝顺子女天天囤白菜芹菜,觉得清淡健康,其实这两样都是偏寒凉的食材,吃多了反而容易手脚冰凉。

气温渐冷,中老年人少吃白菜芹菜,多吃4种“温性”食物,身体棒

一、白菜芹菜为何要少吃?

绿叶菜虽好,但春季的白菜芹菜带着冬季残留的寒气。白菜含水量高达95%,芹菜又富含粗纤维,脾胃虚弱的人吃了,就像往烧得不旺的炉灶里添湿柴火。偶尔清炒没问题,但如果顿顿出现在餐桌上,腹胀腹泻可能就要找上门了。

二、暖身首选:紫皮大蒜

别被它辛辣的外表吓退,这可是藏在厨房里的暖身宝贝。紫色的外衣包裹着比白蒜更丰富的蒜辣素,切碎后静置10分钟再烹饪,能让抗氧化物充分转化。每周吃三次蒜泥蒸鱼或蒜蓉炒虾,暖和的感觉会从胃里慢慢扩散到指尖。

三、黄金配角:去皮生姜

老姜的温热特性不用多说,但很多人败在它粗糙的口感上。试试用勺子轻轻刮去姜皮,切丝后泡在米醋里冷藏,三天后就是爽脆的佐餐小菜。早晨配粥吃两片,整条食道都会暖融融的,比喝热水管用得多。

四、被低估的暖胃高手:芋头

气温渐冷,中老年人少吃白菜芹菜,多吃4种“温性”食物,身体棒

粘液蛋白是它的秘密武器,蒸熟后压成泥,混入剁碎的香菇和鸡肉糜,捏成丸子煮汤。绵密的口感既养护胃黏膜,又能缓慢释放热量,特别适合总是忘记吃午饭的退休教师和爱跳广场舞的阿姨。

五、养生甜品:酒酿圆子

市售的酒酿往往太甜,教您个改良版:糯米粉加温水揉团时,拌入一勺磨碎的山药粉。小圆子煮到浮起后,放入自酿的减糖酒酿,撒点干桂花。睡前两小时来小半碗,就像给身体盖了层蚕丝被。

春季饮食调理建议

1.温性食物最好在中午前食用,避免晚上加重内热

2.每种温补食材连续吃三天后要停一天,给代谢系统休息时间

3.出现口腔溃疡或便秘时立即暂停,改吃两天冬瓜或梨子平衡

4.牙齿不好的老人可以把芋头蒸到筷子能轻松插透的程度

气温渐冷,中老年人少吃白菜芹菜,多吃4种“温性”食物,身体棒

春风还带着料峭寒意时,与其裹紧外套发抖,不如让食物成为移动的取暖器。从明天早餐开始,把这些温和的暖源安排进菜篮子,身体的反馈会比天气预报更真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