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大娘脑梗送医后离世,生前就爱散步,医生:这3点异常该注意

那天清晨,李阿姨像往常一样换上运动鞋去公园遛弯,邻居还听见她哼着《茉莉花》。三小时后,她却倒在单元楼门口,手里攥着没来得及拆开的豆浆。急诊科医生发现她脑部血管像年久失修的水管,已经有多处"锈迹斑斑"的狭窄。其实早在一个月前,身体就悄悄亮过红灯,只是那些信号被当成了"年纪大了都这样"。

66岁大娘脑梗送医后离世,生前就爱散步,医生:这3点异常该注意

一、走路突然画圈要当心

李阿姨生前总抱怨左腿像绑了沙袋,散步时左脚总不自觉往外撇,在水泥地上擦出半圆形的痕迹。这其实是大脑发出的SOS信号——运动皮层供血不足时,对侧肢体控制会首先失灵。就像电线接触不良时的灯泡闪烁,这种间歇性跛行是脑梗最典型的预告片。如果发现走路轨迹突然从直线变成"圆规画圈",别犹豫,血管造影检查比膏药管用得多。

二、眼前黑雾不是老花眼

66岁大娘脑梗送医后离世,生前就爱散步,医生:这3点异常该注意

出事前两周,李阿姨晨练时总说看见"飞蚊症加重了",其实那是视网膜短暂缺血的征兆。大脑血管网络就像纵横交错的河流,当细小分支淤塞时,视觉皮层会率先拉响警报。区别于普通老花眼的持续模糊,这种突然出现的雾状遮挡、视野缺损,往往在半小时内自行恢复,让人误以为是疲劳所致。记住一个特征:真正的视物模糊不会像幕布降落又升起。

三、哈欠连天别怪春困

女儿总笑她"散步回来睡得比婴儿还香",却忽略了母亲每天打哈欠的次数是同龄人的三倍。当颈动脉狭窄到70%以上,身体会启动强制节能模式,通过频繁打哈欠来补偿脑缺氧。这种困倦和普通疲劳的区别在于:即便刚睡醒也会出现无法克制的哈欠,就像手机满电却自动开启省电模式。

给散步爱好者的特别提醒

66岁大娘脑梗送医后离世,生前就爱散步,医生:这3点异常该注意

1.运动后出现单侧肢体酸胀,别急着用筋膜枪放松,先试试双手平举看是否有一侧明显下垂

2.春季温差大时避免空腹晨练,出门前喝半杯温水比吃降压药更能稳定血管张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