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来袭,脚部症状最明显!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发现后尽快就医

最近有个词在养生圈特别火,叫"血糖刺客"——你以为自己吃得挺健康,结果血糖值偷偷摸摸给你来个背刺。但你知道吗?血糖搞事情的时候,脚丫子往往第一个拉警报,特别是家里长辈的脚,简直就是行走的血糖监测仪。

糖尿病来袭,脚部症状最明显!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发现后尽快就医

一、脚底像踩棉花?神经在报警

当血糖长期超标,神经纤维就像泡在糖水里,最长的脚部神经最先遭殃。很多老人描述"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这不是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而是典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可怕的是对温度、疼痛的感觉变迟钝,洗脚被烫伤都察觉不到。

二、脚后跟干裂别光抹护手霜

春天干燥脚跟裂口子很正常?但如果涂了三层尿素霜还是皲裂出血,可能要查查血糖。高血糖会让皮肤油脂分泌异常,角质层缺水就像干涸的河床,普通保湿根本治标不治本。有些老人脚后跟的裂痕能卡住米粒,这种程度就别自己折腾偏方了。

三、脚趾甲变黄变厚不一定是灰指甲

真菌感染确实会让趾甲变形,但糖尿病患者的脚趾甲问题更复杂。高血糖环境下,指甲床毛细血管供氧不足,趾甲会变得又厚又脆,剪指甲时特别容易劈裂。如果十个脚趾甲有六七个都变色变形,别急着买亮甲。

四、脚部伤口半个月不好要警惕

糖尿病来袭,脚部症状最明显!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发现后尽快就医

老人家脚上破块皮,子女可能觉得慢慢养就好。但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堪比树懒——别人三天结痂,他们可能三周还在渗液。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堵塞毛细血管,就像给伤口修复队断了粮草供应。

五、脚趾发麻发冷别怪"老寒腿"

春天还穿着厚棉袜说脚冷,不一定是倒春寒的锅。糖尿病血管病变会让下肢供血不足,脚趾温度比手背还低,严重时连脉搏都摸不到。有些患者半夜脚抽筋,其实是肌肉在缺氧状态下发出的求救信号。

给家人的特别提醒

1.每月检查长辈的脚底、趾缝,重点看有没有不明原因破溃或淤青

2.选择圆头宽松的布鞋,避免任何可能磨脚的硬质鞋款

3.洗脚水温用手肘试,别让老人自己伸脚试温

4.发现脚部异常先测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就要重视

糖尿病来袭,脚部症状最明显!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发现后尽快就医

血糖问题像潜伏的特务,脚部症状就是它不小心露出的马脚。特别是60岁以上的父母辈,他们往往把脚部不适归结为"人老了都这样",等真正重视时可能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期。现在就去看看家里那双总说"脚没事"的脚丫子,或许能提前拦截一场健康危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