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病与体内湿气重有关:入伏天,老人常做这几件事,或可除湿气

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劲、睡不醒、食欲差?可能是体内湿气在作怪。中医常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气就像身体里的"隐形垃圾",悄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状态。特别是入伏后,高温多湿的天气更容易让湿气在体内堆积。

常生病与体内湿气重有关:入伏天,老人常做这几件事,或可除湿气

湿气重的五大信号

1、舌苔厚腻:早上刷牙时发现舌苔又白又厚,边缘有齿痕,这是湿气重的典型表现。

2、身体沉重:明明没做什么体力活,却总觉得四肢沉重,像灌了铅一样。

3、皮肤问题:脸上出油多,后背长痘痘,湿疹反复发作,都是湿气外排的表现。

4、消化不好:食欲差、腹胀、大便粘马桶,说明脾胃被湿气困住了。

5、精神萎靡:白天犯困,睡不醒,注意力不集中,湿气重的人总感觉"头重脚轻"。

入伏天除湿的黄金法则

1、饮食调理:少吃生冷甜腻的食物,多吃薏米、赤小豆、山药等健脾祛湿的食材。一碗简单的红豆薏米粥,就是很好的祛湿早餐。

2、适度运动:不要因为天热就整天待在空调房,适当出汗能帮助排湿。快走、八段锦、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到微微出汗即可。

3、泡脚养生:晚上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以加入艾叶、生姜等药材,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

4、穴位按摩:每天按揉足三里、丰隆穴等祛湿要穴,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能增强脾胃功能,帮助运化湿气。

5、环境除湿: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雨天及时关窗,必要时使用除湿机,避免外湿加重内湿。

这些习惯会让湿气更重

1、贪凉饮冷,过量食用冰镇饮料和寒凉水果

2、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导致代谢减慢

3、熬夜伤身,影响肝脏排毒功能

4、情绪压抑,长期压力大会加重湿浊

5、穿衣不当,出汗后不及时更换潮湿衣物

入伏后是祛湿的黄金期,抓住这个时机调理身体,不仅能改善当下的不适症状,还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祛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湿气症状严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调理。

记住,祛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每一次正确的选择,都在为健康加分。从今天开始,给身体一个清爽的夏天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