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心梗住院的人越来越多,医生:不想心梗,天冷要注意这几点

最近医院急诊室多了不少捂着胸口、面色苍白的患者,心梗发病率明显上升。一位心内科医生朋友告诉我,他值夜班时几乎每天都能接诊突发心梗的患者,最年轻的才32岁。很多人以为心梗是"老年病",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写这个认知。

每天心梗住院的人越来越多,医生:不想心梗,天冷要注意这几点

1.血管最怕"忽冷忽热"

春季昼夜温差可达15℃以上,这种"过山车式"的温度变化会让血管反复收缩扩张。早晨起床时血压本就处于高峰,若突然接触冷空气,血管剧烈收缩可能直接诱发心梗。建议起床后先在床边坐2分钟,给血管一个适应过程。

2.晨练时间藏着致命风险

不少中老年人习惯清晨五六点锻炼,此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达到峰值,血液黏稠度比白天高30%。加上低温刺激,心脏负荷骤增。把锻炼时间推迟到太阳升起后,或者选择室内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更安全。

3.洗澡顺序竟关乎生死

先洗头还是先洗脚?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选择可能决定生死。突然用热水冲洗头部会导致头部血管扩张,血液迅速涌向头部,心脏供血不足。正确的顺序是:先用手试水温→冲淋四肢→最后洗头,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

4.情绪波动是"隐形杀手"

每天心梗住院的人越来越多,医生:不想心梗,天冷要注意这几点

麻将桌上突然胡牌时的狂喜、看球赛时的激动呐喊、甚至辅导作业时的暴怒,这些情绪波动会使血压瞬间飙升。临床数据显示,约20%的心梗发作前有剧烈情绪波动史。学会用深呼吸平复情绪,关键时刻能保命。

5.这些疼痛别当成小毛病

牙床莫名酸痛、左肩持续钝痛、上腹部压迫感...这些不典型症状占心梗前兆的30%。尤其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敏感性降低,可能完全没有胸痛感。出现不明原因不适持续15分钟以上,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就医。

心脏喜欢的几个小习惯

①晨起喝半杯温水,稀释经过一夜浓缩的血液

②外出时用围巾护住脖颈,这个部位受凉会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③少吃高盐火锅和浓汤,一顿麻辣火锅可使血液黏稠度维持高位达6小时

④手机设置每小时站立提醒,久坐超90分钟血栓风险增加20%

每天心梗住院的人越来越多,医生:不想心梗,天冷要注意这几点

心梗发作时每延迟1分钟抢救,心肌坏死面积就增加10%。记住两个"黄金120":疑似症状出现后120分钟内是救治关键期,拨打急救电话时要强调"胸痛"以启动绿色通道。转发给那个总熬夜加班的TA,有些健康提醒,多一次传播可能就少一场悲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