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告诫:做饭时的4个坏习惯,千万要注意了

最近发现一个奇怪现象:身边得癌症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去医院肿瘤科走一圈,总能碰到几个熟人。其实很多癌症风险就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比如——你家的厨房。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告诫:做饭时的4个坏习惯,千万要注意了

1.油冒烟了才下锅?小心苯并芘超标

老一辈总说"油要烧到冒烟才够热",这习惯得改改了。现代精炼油的烟点普遍较高,冒烟时油温已经超过200℃,不仅破坏油脂营养,还会产生苯并芘等强致癌物。

正确做法是热锅凉油,看到油面微微波动就可以下菜。用筷子测试油温更靠谱:插入筷子周围出现小气泡时(约150℃),就是最佳烹饪温度。

2.炒完菜马上关抽油烟机?PM2.5爆表

实验显示:炒菜时厨房PM2.5浓度能飙升到800μg/m³以上(国标是75μg/m³)。如果炒完菜立刻关抽油烟机,这些含致癌物的油烟会继续在厨房飘散。

建议炒完菜后让抽油烟机再运行3-5分钟。最好在开火前就打开抽油烟机,形成负压后再开始烹饪。

3.反复使用炸过食物的油?自由基大爆发

炸过一次食物的油里,醛类化合物含量会飙升10倍以上。这些物质会破坏细胞DNA,增加肝癌、胃癌风险。更可怕的是,反复加热还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告诫:做饭时的4个坏习惯,千万要注意了

炸过食物的油最好倒掉。如果实在舍不得,可以过滤后用来拌凉菜(24小时内用完),但千万别再高温加热。

4.砧板生熟不分?小心黄曲霉素

生肉上的李斯特菌、海鲜里的副溶血弧菌,碰上切水果的砧板就是一场"细菌派对"。更危险的是发霉砧板产生的黄曲霉素,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

厨房至少要备两块砧板:深色切生食,浅色切熟食。每次用完要用开水烫洗,竖立晾干。发现霉斑直接换新,别想着"刮掉还能用"。

给厨房加分的健康细节

1、每周用白醋+小苏打清洁一次抽油烟机滤网

2、铁锅比不粘锅更安全,但要注意防锈

3、竹木砧板比塑料砧板更不易滋生细菌

4、炒绿叶菜时加勺醋,能减少亚硝酸盐形成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告诫:做饭时的4个坏习惯,千万要注意了

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每天的错误积累。改变这些做饭习惯,相当于给全家人买了份"防癌保险"。从今晚开始,试试用新方法炒个青菜?健康的生活,往往就藏在这些小细节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