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医生呼吁:心梗发作前最后的“警告”,把握住了或许还有救!
最近医院急诊室来了位40岁的程序员,捂着胸口说"胃疼",结果心电图一做——急性心梗!医生紧急手术才捡回一条命。这种"伪装者"式的心梗症状,每年都在上演。
一、心梗前的"求救信号"比电视剧还精彩
你以为心梗都是突然倒地?真实情况是,80%的心梗患者在发作前1个月就开始"发信号"。最容易被忽视的三大症状:下巴到肚脐之间任何部位的疼痛或不适、突如其来的冷汗、说不清具体位置的压迫感。有位患者回忆:"发病前一周,爬两层楼就喘得像跑完马拉松,还以为是春困。"
二、"胃疼"可能是心脏在喊SOS
急诊科医生最怕听到患者说"我胃疼"。心脏和胃的神经在脊髓段是"邻居",心脏缺血时常常误传疼痛信号。有个简单判断方法:真正的胃疼往往与进食相关,而"假胃疼"多在劳累后出现,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的要特别注意。
三、年轻人猝死多因错过这些"最后通牒"
35岁白领连续熬夜后出现"牙疼",以为是上火,结果第二天猝死在健身房。这种不典型症状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医生提醒:持续15分钟以上的不适感、休息不能缓解的乏力感、没有诱因的心悸,都是心脏发出的"最后通牒"。
四、春季温差大,血管正在经历"过山车"
春天早晚温差超过10℃时,血管会像被反复拉伸的橡皮筋。临床发现,清晨6-10点的心梗发生率比其他时段高3倍。有个有趣现象:很多患者发病前都说过"今天特别累",其实这是心肌缺氧的典型表现。
你可能正在忽略的救命细节
1、含服硝酸甘油后5分钟不缓解,立即拨打120
2、春季外出时随身携带薄外套,避免血管剧烈收缩
3、出现不明原因的左肩、后背疼痛时,做个简单测试:按压疼痛部位,如果是肌肉问题会有明显压痛,心脏问题则不会
4、定期监测晨起静息心率,超过平时基础值10次/分钟要警惕
现在放下手机摸摸你的左胸口,感受下心跳的节奏。那些被我们当成"太累了""压力大"的身体信号,可能是心脏最后的求救。下次体检时,记得让医生听听心音,这比换新手机重要多了。活着,才能享受春天的第一杯奶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