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楼一层的第11诊室中,儿童病房主任、儿童精神障碍治疗专家曹庆久正在出诊。
“你一直念叨的‘白熊’是《铁岭雄风》里的白熊吗?是团子吗?”
“陈胜吴广起义是哪一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些都是发生在曹庆久诊室中的对话。面对一些不愿意交流的患儿,已过不惑之年的曹庆久总能够抓住他们的兴趣点,由此作为打开“话匣子”的切入点,快速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有些孩子心里有压抑和疯狂的想法,但是不愿意说出来,曹庆久常常会拿自己作为引子:“谁都有不好的想法,我也有啊,比如我有时候想去抢银行,但是我没有去做。”孩子听到这番话被逗乐了,立马把曹庆久当成了自己的“同类”,也就自然地把隐藏在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问诊过程中,“说不清”“没有为什么”是经常听到的回答。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精神病患者在主诉上存在更多的困难,除了需要更加耐心和细心的询问之外,还需要细致的观察。为此,曹庆久特意在诊室里放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装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动物模型、小汽车、积木、机械娃娃等。遇到一些特殊患儿,曹庆久会拿出玩具给他们玩,并在旁边仔细观察他们的眼神、表情、动作、语言,还会蹲下来陪他们一起玩,跟他们交流。
专心研究“分心”1999年,曹庆久从南京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毕业。200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来到我国儿童精神卫生专家王玉凤的门下学习,从此开始了他的儿童精神病学之路,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患儿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学龄前儿童的患病率为5%左右,这些症状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成人中仍有2.5%的患病率,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但是,由于多动症可以改善,患病儿童和正常孩子差别不大,家长往往认识不够。儿童期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有时,还会使高肇事率和犯罪率伴随他们的一生。
为此,曹庆久积极接受各类媒体采访、录制科普节目、撰写科普文章、在相关的节日做宣传和义诊活动……他说:“‘认识’是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患者一旦认识到自己患的是精神心理障碍,改善起来就会相对容易。”
尽力帮助每位患者每周二和周五中午十二点半,曹庆久一开诊,就会涌上来一群要求加号的患者,这其中,大多是以前的老病人。曹庆久一边给他们加号,一边叮嘱:“加的号可能看的比较晚,不要着急。”随后,曹庆久会先挑出那些初诊患者,在详细询问病情之后,给他们开出需要的检查化验单,帮他们尽早检查,尽可能在一天之内看完病,免受奔波之苦。
对于病人的合理要求,曹庆久总是尽量满足,坚持出诊直到最后一个病人离开。经常是检查室、药房都下班了,门诊楼几乎都没有人了,甚至到晚上八九点,曹庆久诊室房间的灯还亮着。
曹庆久说:“当年我刚来北医,第一次跟王玉凤教授出门诊的时候,就被她的敬业精神震惊了。她的门诊经常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三四点,中间没有吃饭及休息的时间。”相较于术,心最重要作为精神科大夫,经常会在诊疗中遇到患者的抵触,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在精神或心理方面存在问题,这个时候,“搁置争议,不扣帽子”是最明智的选择。
儿童精神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儿童的问题,可能更多反映的是整个家庭的问题。曹庆久说,作为医生,重要的是从解决患儿的问题出发,和家长寻找共同点,针对他们和家长的需求进行治疗。“家长可以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但是他们一定是关心孩子、爱孩子的,我们耐心引导,很多家长还是能够接受的。”这是曹庆久在临床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但有时候,不免也会产生挫败感。曹庆久承认:“一些患者症状改善很慢,也不跟人交流,对外界的环境没有什么反应。面对这些患者,我有时候也会着急,但是着急有什么用呢?”他说,面对精神科患者,我们需要更多的付出、耐心和爱心,这其中,相较于“术”,“心”才是最为重要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