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体检报告上的"肠息肉"三个字是不是让你心头一紧?别以为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现在30岁出头的年轻人查出肠道问题的比例越来越高!肠癌已经悄悄爬到了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而很多人的日常习惯正在给肠道"埋雷"。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最伤肠的4件事,看看你中了几条?
一、久坐不动:肠道也在"躺平"
1、肠道蠕动变慢
每天坐着超过6小时的人,肠道蠕动速度会下降40%。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毒素反复被吸收。
2、盆腔血液循环受阻
久坐导致盆腔静脉回流不畅,直肠部位容易形成静脉曲张,这是痔疮和肠道炎症的诱因。
3、建议这样做
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简单的扭腰、提肛运动就能改善肠道循环。上班族可以试试站立办公,或者把水杯换成小杯子,强迫自己多走动接水。
二、无肉不欢:肠道在"抗议"
1、红肉摄入过量
每天超过100克红肉(猪牛羊肉)会使肠癌风险增加17%。加工肉制品(香肠、培根等)中的亚硝酸盐更是明确致癌物。
2、膳食纤维严重不足
现代人日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一半,缺乏"肠道清道夫"的后果就是毒素堆积。
3、建议这样做
采用"三二一"饮食法:3份蔬菜、2份主食、1份蛋白质。每周至少安排2天"无肉日",用豆制品、菌菇替代蛋白质来源。
三、憋便成瘾:肠道很"受伤"
1、便意被忽视
经常憋便会导致直肠敏感性下降,最终演变成习惯性便秘。粪便中的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5倍。
2、排便姿势错误
现代马桶设计不符合人体工学,最好在脚下垫个小凳子,保持35度角的"蹲姿"更利于排便。
3、建议这样做
养成晨起后或早餐后15分钟固定如厕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去马桶上坐3分钟,建立肠道生物钟。
四、滥用抗生素:肠道菌群"大乱斗"
1、好细菌被误杀
一次抗生素疗程会消灭30%的有益菌,需要6个月才能恢复。肠道菌群失衡与肠癌发生密切相关。
2、消炎药当饭吃
很多人一有腹泻就吃氟哌酸,其实大部分腹泻是病毒性的,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加重紊乱。
3、建议这样做
使用抗生素后及时补充益生菌,但要间隔2小时以上。平时可以多吃发酵食品(酸奶、泡菜等)维护菌群平衡。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免疫细胞都驻扎在这里。从今天开始,改掉这4个坏习惯,给你的肠道减减负。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简单,一次肠镜检查能管5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