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都是“拖”出来的?3种小病不重视,可能会拖成癌
最近有个朋友体检发现胃溃疡,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他却不当回事:"不就是胃病嘛,吃点药就好了。"结果半年后复查,已经发展成了早期胃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大病其实都是从小病"拖"出来的。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却可能悄悄"升级"成癌症的小毛病。
1.慢性胃炎→胃癌?
很多人觉得"胃不舒服"是小事,吃点胃药应付过去就算了。但长期不治疗的慢性胃炎,尤其是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可能会逐步发展成胃癌。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建议做胃镜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要规范治疗。
2.乙肝/肝硬化→肝癌?
肝癌不是突然发生的,很多患者都是从乙肝、肝硬化一步步发展而来。
建议:乙肝患者每6个月做一次肝脏B超+甲胎蛋白(AFP)检查,肝硬化患者更要密切监测。
3.肠息肉→肠癌?
很多人做肠镜发现息肉,医生建议切除,却觉得"不痛不痒,切它干嘛?"殊不知,某些息肉可能10年内就会癌变。
建议:40岁后建议做一次肠镜筛查,发现息肉及时处理,高危人群每3-5年复查一次。
别等"拖"出大病才后悔!
很多癌症早期治疗几率很高,但一旦拖到晚期,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与其等到"大病临头"才后悔,不如从现在开始: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或慢性病史的人,别嫌麻烦。
✔小病别硬扛:胃炎、乙肝、息肉等,该治就治,别拖成"定时炸.弹"。
✔关注身体信号:长期不适别总归咎于"亚健康",及时检查更安心。
健康是自己的,别让"拖延症"害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