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糖友们的"甜蜜烦恼"又来了!随着温度升高,不少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别以为这只是小问题,春季正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季节。今天给糖友们划重点,这4个细节不注意,小心并发症找上门!
一、血糖监测要"勤快"起来
1、增加监测频率
天气变暖后,建议每天监测血糖增加到4-6次。特别是餐后2小时血糖,这个指标最容易受温度影响。
2、注意监测时间点
除了常规的空腹和睡前血糖,要特别关注运动前后、感觉不适时的随机血糖。春季温差大,血糖波动更明显。
3、记录要详细
不仅要记血糖值,还要标注当时的饮食、运动、用药情况。这样就医时医生能更准确判断病情。
二、饮食管理要"讲究"起来
1、当季水果要会吃
春季上市的草莓、樱桃等低糖水果可以适量吃,但要注意时间。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每次不超过100克。
2、警惕"隐形糖"
很多春季时令食物暗藏高糖陷阱,比如青团、春卷皮等。购买时要仔细看配料表,选择无糖或低糖版本。
3、饮水有讲究
每天饮水要保持在1500-2000ml,但不要一次性大量饮用。可以准备个有刻度的水杯,定时定量补充水分。
三、运动方式要"聪明"起来
1、选对运动时间
建议在早餐后1小时或晚餐后1小时运动。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和凌晨低温时段外出运动。
2、控制运动强度
以微微出汗、能正常说话为度。推荐快走、太极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40分钟为宜。
3、做好防护措施
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糖尿病识别卡。穿宽松透气的运动鞋袜,运动后要仔细检查双脚。
四、日常护理要"细心"起来
1、足部护理不能马虎
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超过37℃。洗完后要擦干脚趾缝,并涂抹保湿霜。发现伤口要及时处理。
2、皮肤管理要重视
春季干燥易引发皮肤瘙痒,切忌抓挠。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3、情绪调节很关键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春困"影响情绪。可以通过园艺、书法等活动调节心情,稳定血糖。
糖友们记住,控制血糖就像照顾一盆珍贵的花,需要时时关注、细心呵护。春季虽然天气宜人,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却是"多事之春"。把这4件事做好了,才能安心享受美好春光。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把这些注意事项变成日常习惯,你会发现控糖其实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