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别着急着给孩子脱衣服,春天“捂捂”更健康

最近气温忽高忽低,不少家长纠结:孩子穿多了怕热,穿少了怕感冒,到底该怎么穿?老一辈常说“春捂秋冻”,这可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春天适当“捂一捂”,反而能帮孩子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

春捂秋冻,别着急着给孩子脱衣服,春天“捂捂”更健康

1.为什么春天要“捂”?

春天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不如成人,如果过早脱掉厚衣服,身体容易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适当“捂一捂”,能帮助身体适应气温变化,减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怎么“捂”才科学?

①重点护住关键部位

孩子的背部、腹部、脚部是重点保暖区域。背部受凉容易感冒,腹部受凉可能引发腹泻,脚部受凉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可以给孩子穿个小背心或马甲,避免肚子着凉,袜子也要穿好。

②遵循“洋葱式”穿衣法

春捂秋冻,别着急着给孩子脱衣服,春天“捂捂”更健康

春天天气多变,建议给孩子穿多层衣服,方便随时增减。比如:内层吸汗透气的棉质衣物,中层保暖的毛衣或卫衣,外层防风的外套。这样热了可以脱,冷了可以加,灵活应对气温变化。

③看天气,别盲目“捂”

“春捂”不等于一直穿厚衣服,如果白天温度稳定在15℃以上,可以适当减少衣物。但早晚温差大时,还是要多穿一件,避免着凉。

春天穿衣小贴士

①摸后背判断冷热:孩子的手脚温度不能准确反映体温,摸后背或脖子更靠谱,如果温热无汗,说明穿衣合适。

②注意头部保暖:春天风大,出门可以戴一顶薄帽子,避免头部受凉。

③选择透气材质:避免化纤衣物,优先选择纯棉、羊毛等透气吸汗的面料。

春捂秋冻,别着急着给孩子脱衣服,春天“捂捂”更健康

春天是孩子长身体的黄金期,适当“捂一捂”,不仅能减少生病,还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家长们别急着给孩子脱衣服,科学“春捂”,让孩子健康度过这个春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