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5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了,可惜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最近在小区游乐场看到一个场景: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因为妈妈不给他买冰淇淋,直接躺在地上打滚哭闹,妈妈无奈妥协后,孩子立刻破涕为笑。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很多家长以为这是孩子"还小不懂事",殊不知这可能是被惯坏的典型表现。

孩子有这5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了,可惜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但过度溺爱反而会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被惯坏了。今天就来盘点5个最容易被忽视的"被惯坏"信号,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几条?

一、把父母当"佣人"使唤

"妈妈帮我拿水杯!""爸爸帮我穿鞋!"——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1、正常的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独立,而被惯坏的孩子会把父母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

2、最明显的表现是:明明自己能做到的事(比如收拾玩具、穿衣服),却总是依赖父母

3、更严重的情况是会用命令的语气对父母说话,完全不懂得感恩

二、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

商场里常见的"不买玩具就哭闹"戏码,其实都是家长一次次妥协的结果。

1、被惯坏的孩子会用极端情绪来要挟父母

2、他们往往认为"只要我闹得够凶,爸妈就会答应我"

3、这类孩子通常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想要什么就必须马上得到

三、从不说"谢谢"和"对不起"

礼貌用语是最基本的教养,但被惯坏的孩子往往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

1、接受帮助时不会表达感谢

2、做错事后拒绝道歉,总觉得是别人的错

3、对服务人员(如餐厅服务员)态度恶劣

四、永远觉得自己最特别

这类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规则都是给别人制定的。

1、在集体活动中不愿遵守规则

2、总觉得老师/教练对自己不公平

孩子有这5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了,可惜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3、无法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

五、抗挫折能力几乎为零

被惯坏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1、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放弃

2、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怪老师出题太难

3、在体育比赛中输了就会大哭大闹

如何纠正被惯坏的孩子:给家长的三个建议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已经开始对号入座了。别着急,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可以调整的,关键是要用对方法。

1、设立明确的界限并坚持原则

•制定家庭规则时要和孩子一起讨论

•违反规则必须承担相应后果

•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根据年龄分配适当的家务

•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

•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延迟满足训练很重要

•想要新玩具?可以,但要完成某个任务

•想吃零食?没问题,但要等到规定时间

•逐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自制力

孩子有这5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了,可惜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孩子的成长就像种树,适当的"修剪"才能让树木长得更挺拔。被惯坏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教育方式需要调整的信号。从现在开始,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帮助他们成长为懂规矩、有教养、能独立的人。毕竟,我们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但我们可以教会他们保护自己的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