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铮
今年是陈峥院长陪伴北京老年医院的第15个年头。这些年,老年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一路跋山涉水,像极了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陈峥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人身体特殊,需要有自己的医疗服务体系,而在北京市海淀区温泉路118号的北京老年医院,一切设施都为老人量身打造。”
家家有老人,人人会变老。陈峥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老人,通过老年医学和老年医院的发展,让他们快乐的老、健康的老,有尊严地离开……
从零起步接管老年医院
《生命时报》:您是怎样走上从医之路的?
陈峥:我的长辈是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的,从小耳濡目染。当了两年兵后,我参加了军事院校高考,被白求恩军医学院录取。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军医,后来又转业到了北京胸科医院。经过了河北医科大学的深造、国外的学习和老年医疗工作的磨练,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小时候我也曾梦想当一名科学家,成为飞行员。但上个世纪70年代,没有双向选择,我的发展也听从国家分配,按部就班。干一行就爱上了这一行。
《生命时报》:15年前,北京胸科医院转建为北京老年医院,当时被任命为院长,感受是什么样的?
陈峥:老年医院刚挂牌时,一切必须从头开始,特别是经历了非典的影响,医院原来主要收治结核等胸部疾病的病人,转型后病人减少很多,医护人员也走了许多。老年医院该如何建立,科室如何划分、人员如何配置,一切毫无头绪,也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留下来的医护人员,他们和我一样,除了对医院有很深的感情,也看到了老年医疗服务的广阔前景。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传统医疗服务将面临巨大挑战。当时,我告诉医院的同事们,老年医院目前状况不是很好,但老年医学前景光明,老年医院接下来为社会带来的效益将不可估量。我们就是凭借着这股子信念走到了今天。
所有诊疗设计都为老人着想
《生命时报》:很多人都弄不懂,“老年医院到底是什么样的医院?”老人去老年医院就诊,可以享受到哪些医疗服务?
陈峥:除了常规门诊科室外,北京老年医院还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置了跌倒门诊、记忆减退门诊、疼痛门诊、睡眠门诊等;开设了卒中单元、精神心理科、康复中心、生命关怀病房等。老人住院后享受综合治疗方案,除本科医生查房,其他相关专业的医生、康复医生、营养医生、临床药学师、心理医师、专科护士会组成多学科小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订诊疗方案,患者本人也可以加入干预方案的讨论。在老年医院,入院有人接,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处处都为老人着想”,就是我们的考虑标准。
《生命时报》:很多老人都会选择综合医院去看病,北京老年医院与之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陈峥:北京老年医院更重视提高老人生存质量,更注重功能的康复。我们主张通过治疗,尽量控制疾病,减少残疾;如果形成残疾,则应教会老人适应和克服残疾,自主生活,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回归社会和家庭。
针对老人的特殊状况,医院目前护士和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比例达到1∶1,这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是很少见的。我们还给患病老人配有个案护士,他们在病人面前代表医院,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诊疗计划;在医生面前代表患者和家属,把患者的情况,如是否有家庭纠纷、心理问题等可能影响治疗的信息传递给医生。个案护士还要负责患者的出院计划,对患者出院后是回家还是去康复院给予指导和建议。
《生命时报》:听说您在建设老年医院病房大楼的时候颇费心思,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陈峥:我考察过很多国外的老年医院,发现他们并没有装修得十分豪华高档,而是更多地考虑老人需求,非常实用。老年医院在建设新病房楼的时候,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做法。
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我们病房楼采用十字布局,拉上隔帘,每个病人有独立的窗户,每个房间都能晒到太阳。房间里采用无障碍设计,家具大都是圆弧形边角,地板都是防滑的。座便器旁及淋浴室里都安装了防护栏,还设有紧急呼叫系统。
每张病床旁都配置了平板电脑,老人可以用来观看电影、电视节目,还可以点餐、选择护工、购物、学习健康知识等。有些老人长期卧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新楼内安装了全自动洗澡机,天轨移位系统能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搬到”洗澡机内,医务人员启动洗澡机,就能给老人进行水按摩、洗澡、吹干,老人不用自己动手,就能舒服洗个澡。
像重视儿科病一样重视老年病
《生命时报》:您每天都要接触很多老年患者,在您看来,老年人群在看病就医方面有没有一些特点?或者说一些特殊的要求?
陈峥:老年病人一般脏器功能不好、免疫功能低下,常伴有认知障碍、肢体活动不便等,因此,给他们治病更应关注全人而非仅仅是疾病本身。老人往往多病共存,现在医学越分越细,对老人来说是很不利的。
90岁的老人摔倒骨折了,如果仅考虑治病,会给他做手术、换关节。但老人很可能因此而发生感染,诱发心肺等其他疾病,一两个月内身体就会垮掉。如果选择保守治疗,看护到位,可能不做手术反而能生活两三年。因此,对老人的健康问题我们要全面考量,先找到哪里出了问题,再根据患者身体条件、心理承受力、社会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进一步做出治疗选择。
在中国,儿童生病了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儿童医院,但老人生病了,子女就不会想到要把老人送到专门的老年医院去。事实上,老人身体和心理状况很特殊,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于青年人,应像重视儿科病一样重视老年病。
《生命时报》:我国老年医学发展现状如何?
陈峥:与传统医学相比,老年医学更关注功能康复。老年医院的服务模式,除了疾病防治,更强调心理干预、功能恢复、舒缓治疗和生命关怀。老年医学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维护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让他们有品质、有尊严地生活。在英国等发达国家,老年病专业已发展成为第二大医学专科,而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速度仍然跟不上老龄化的速度,大多数医院并没有老年病科,患有多种疾病的老人容易出现随意就诊、多重用药、分不清疾病主次等问题,这是很大的健康隐患。
老年科在发达国家地位很高,在中国却遭受冷遇,主要是经济效益做怪,因为老年科是出了名的不赚钱。但老年医学科毕竟有很大的需求,医院并不是不想做,关键是主管部门要有一定补偿和激励机制,让政府的那只手发挥作用。不管是民政部门,还是卫生部门,甚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老年人;不论是从政策上、医保费用的支付上,还是能提供的医疗服务上,都到了需要面对和解决老年人特殊医疗需求的时候了。
《生命时报》:理想的老年医疗体系是什么样的?
陈峥:老年人的医疗需要主要分三种,一种是急症需求,一种是急性后期的康复,还有一种是长期的慢病管理和失能照护。我们要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需求,设立老年医学服务体系,达到分层管理、无缝衔接、医养结合的目的。急症处理可以找三甲医院,慢病管理社区医院在做,现在最缺乏的是急性后期康复、失能长期护理和临终关怀,以及如何让整个体系联动起来。比如,老人80岁,只患一种疾病应去综合医院;多疾病共存需要照护,应该去老年病科或老年病医院;如果急性病经治疗稳定,但还不能独立生活,应该去老年医院和康复医院;如果出现功能残障或失能,需要长期照护,就应该去护理院……这就是我所说的“分级管理,无缝衔接”,或者叫“老年医疗的连续性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