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千万别对孩子做这件事,影响长个和发育,父母要注意

最近有位妈妈私信我,说孩子晚上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个子也比同龄人矮一截。她试过各种方法,甚至给孩子补钙、喝牛奶,但效果都不明显。后来才发现,问题竟出在睡前的一个小习惯上!

睡觉前千万别对孩子做这件事,影响长个和发育,父母要注意

其实,孩子的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尤其是晚上9点到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这个时间段孩子还没进入深度睡眠,不仅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还会耽误长个儿。今天就来聊聊,哪些睡前行为会悄悄“偷走”孩子的身高和健康!

一、睡前1小时别让孩子玩电子设备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会允许他们在睡前看动画片或玩手机。但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孩子的大脑误以为“天还亮着”,迟迟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1、蓝光干扰生物钟

孩子的眼睛对蓝光更敏感,长时间接触会导致入睡困难,甚至半夜易醒。

2、睡前兴奋影响深度睡眠

短视频、游戏等刺激性内容会让大脑持续活跃,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建议:睡前1小时关掉所有电子设备,改成亲子阅读或听轻音乐,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二、睡前别吃太饱或吃错食物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饿着,睡前会给TA加餐,比如牛奶、饼干或水果。但某些食物反而会影响睡眠和消化,甚至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1、高糖食物让血糖波动

蛋糕、巧克力等甜食会让血糖快速升高又骤降,导致孩子半夜易醒或做噩梦。

2、高蛋白难消化

牛奶虽好,但有些孩子睡前喝太多会胀气或频繁起夜,反而影响深度睡眠。

建议:如果孩子真的饿了,可以喝一小杯温牛奶(不超过150ml)或吃几片全麦饼干,避免油腻和甜食。

三、睡前别批评或训斥孩子

睡觉前千万别对孩子做这件事,影响长个和发育,父母要注意

“作业写完了吗?”“怎么又磨蹭?”——很多家长习惯在睡前“复盘”孩子的一天,但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带着焦虑和压力入睡。

1、情绪影响睡眠质量

批评会让孩子的大脑处于紧张状态,即使睡着了,也可能出现夜惊或磨牙。

2、长期压力抑制生长激素

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孩子,生长激素分泌会减少,直接影响身高发育。

建议:睡前多聊轻松的话题,比如“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四、睡前别让孩子剧烈运动

有些孩子晚上精力旺盛,喜欢跑来跑去或玩激烈游戏,家长觉得“玩累了自然就睡了”。但其实,剧烈运动会让孩子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反而更难入睡。

1、心跳加速延迟入睡

运动后心率上升,身体需要1-2小时才能恢复到平静状态。

2、出汗后易着凉

晚上温度较低,孩子运动后出汗,如果没有及时擦干,容易感冒或引发呼吸道问题。

建议:睡前1小时避免跑跳类运动,可以试试拉伸或深呼吸练习,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这些习惯,让孩子睡得更香、长得更高

1、固定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周末也别打乱节奏。

2、营造睡眠环境:调暗灯光,保持卧室安静,温度控制在20-24℃。

睡觉前千万别对孩子做这件事,影响长个和发育,父母要注意

3、睡前仪式感:刷牙、换睡衣、读故事,用固定流程暗示“该睡觉了”。

孩子的睡眠质量,决定了TA的健康和未来。从今晚开始,改掉这些坏习惯,让孩子在香甜的梦中悄悄长高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