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7个表现,可能是糖尿病缠身,建议尽早作检查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别大意,这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警告信号。糖尿病并非一夜之间形成的,它的早期症状往往被忽视,等到确诊时,血糖可能已经“失控”很久了。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它不会立刻让人倒下,但长期高血糖会悄悄损害血管、神经和器官。如果能及早发现,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完全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今天就来聊聊,哪些身体表现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1、频繁口渴,喝水也不解渴
高血糖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身体为了稀释血糖,会通过排尿排出多余糖分,从而引发脱水反应。即使喝了很多水,依然觉得口干舌燥,甚至半夜也要爬起来喝水。
2、尿频,尤其是夜尿增多
血糖过高时,肾脏会努力过滤血液中的糖分,导致尿量增加。如果发现自己白天频繁跑厕所,晚上也要起夜好几次,就要警惕是不是血糖出了问题。
3、体重莫名下降,即使吃得不少
明明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持续下降?这可能是因为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和肌肉来维持能量,导致体重减轻。
4、容易疲劳,精神不振
血糖代谢异常会影响细胞对能量的利用,即使睡眠充足,白天仍然感到疲惫、乏力,甚至注意力难以集中。
5、伤口愈合变慢,容易感染
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免疫系统,导致伤口愈合能力下降,一个小小的划痕也可能迟迟不结痂,甚至反复感染。
6、视力模糊,看东西像蒙了一层雾
血糖过高会导致眼球晶状体膨胀,影响视力。如果突然发现看东西模糊,但休息后又能恢复,可能是血糖波动的信号。
7、手脚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尤其是手脚部位,可能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甚至对温度、触觉变得迟钝。
如何应对?
1、空腹血糖(正常应<6.1mmol/L)
2、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应<7.8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
预防糖尿病,从这些小事做起
1、控制饮食:减少精制糖、高碳水食物,多吃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
2、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3、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BMI尽量控制在18.5-24之间。
4、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测一次血糖,有家族史的更应重视。
糖尿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因不良生活习惯而中招。别等到并发症出现才后悔,现在就开始关注血糖健康,让身体远离“甜蜜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