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没堵,头部不会“说谎”,出现这4个症状,要尽早检查
最近总是头晕,是不是没睡好?
很多人会把头晕、头痛归咎于疲劳或压力,但有时候,这些症状可能是血管在“报警”。血管就像人体的“高速公路”,一旦堵塞,全身供血都会受影响,而头部作为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往往最早发出信号。
血管堵塞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代人久坐、熬夜、高油高盐饮食等习惯,让血管问题越来越年轻化。如果头部频繁出现以下4种异常,别大意,可能是血管在“求救”!
1.频繁头晕或眩晕
头晕是血管堵塞的常见早期信号。当脑部供血不足时,人会感到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甚至突然眼前发黑(医学上称为“一过性黑矇”)。
2.持续性头痛,尤其是“炸裂样”疼痛
普通的头痛可能休息后缓解,但血管堵塞引起的头痛往往更剧烈,且持续时间长。
3.视力突然模糊或视野缺损
眼睛是脑部的“窗口”,视网膜血管堵塞会导致视力骤降、视野缺失(如眼前出现黑影或视野变窄)。
4.频繁打哈欠、嗜睡,但睡眠充足
明明睡够了,却还是哈欠连天、反应迟钝?这可能是脑缺氧的表现。当血管狭窄或堵塞时,身体会通过打哈欠来增加供氧量。
血管健康,从这些细节开始
1、控制血压和血脂
高血压、高血脂是血管堵塞的“推手”,40岁后建议每年测一次血压和血脂。
2、减少久坐,每天动一动
久坐会让血液循环变慢,增加血栓风险。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或每天快走30分钟。
3、饮食少油少盐,多吃“清血管”食物
比如燕麦、深海鱼、坚果、绿叶蔬菜等,减少油炸食品和甜食的摄入。
4、戒烟限酒
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酒精过量则可能升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
5、熬夜是大忌
长期熬夜会让血管持续收缩,增加心脑血管负担。尽量在23点前入睡。
头部是血管健康的“晴雨表”,一旦出现异常,别拖!
血管堵塞是个渐进的过程,早期干预能大幅降低脑梗、心梗等风险。如果上述症状频繁出现,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三高”人群,建议尽快做颈动脉超声或脑部CT检查。血管年轻,人才年轻,别等“堵死了”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