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妈妈跟我吐槽:“我家孩子才10岁,就开始跟我顶嘴,说什么都不听,简直气死我了!”
其实,孩子的叛逆,往往不是他们故意作对,而是父母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用命令的语气说:“赶紧写作业!”孩子反而磨磨蹭蹭?当你吼着说:“别玩手机了!”孩子反而更不愿意放下?
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你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本能地想要反抗。
为什么孩子会“叛逆”?
1、父母习惯用“命令式”沟通
“快去洗澡!”
“别看电视了!”
“赶紧吃饭!”
——这些话听起来像不像领导在发号施令?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有自尊心,不喜欢被当成“必须服从”的对象。当父母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孩子就会觉得:“你根本不尊重我,那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2、父母喜欢“否定式”表达
“你怎么这么笨?”
“这点事都做不好!”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听到这些话,第一反应不是改正,而是愤怒和委屈。他们会觉得:“反正你觉得我不行,那我干脆摆烂算了。”
3、父母“说教太多,倾听太少”
很多家长喜欢讲道理,比如:
“你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找不到工作!”
“你要懂事,别让爸妈操心!”
——但孩子真的听进去了吗?
孩子不是不想听话,而是他们觉得“你根本不懂我”。他们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被教育。
如何沟通,孩子才愿意听?
✅1.用“建议”代替“命令”
❌“赶紧去写作业!”
✅“你觉得现在写作业,还是再玩10分钟再写?”
给孩子选择权,他们会更愿意配合。
✅2.用“描述问题”代替“指责”
❌“你怎么又把房间弄这么乱!”
✅“我看到玩具散了一地,我们需要一起收拾一下。”
不带情绪地描述事实,孩子更容易接受。
✅3.先倾听,再讲道理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你看起来有点不高兴,能和我说说吗?”
先理解孩子的情绪,他们才会愿意听你的建议。
孩子叛逆,其实是沟通的“信号灯”
孩子的“叛逆”,不是他们故意作对,而是在提醒父母:你的沟通方式需要调整了。
好的沟通,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孩子“愿意听”。
下次当孩子又“不听话”时,不妨试试换个方式说话,也许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比你想象中更愿意配合。
你的孩子最近有“叛逆”的表现吗?你是怎么应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