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的住处还满意吗?全球市场研究顾问公司益普索前不久在中国16个城市,针对20~55岁的居民开展《2017居住健康舒适需求》调研。结果发现,约七成人关注居室的舒适和健康程度,但对现状满意的人刚过半数。
健康舒适有9个标准在消费者看来,要达到健康舒适,至少应在9个方面上达标,即室内空气好、化学污染少、噪音低、光照合适、水质好、生物污染少、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电磁辐射少。这9项的需求程度逐级递减,排在首位的是空气质量,选择人数约占69%。
调查显示,不同收入和地域人群对必备要素的看重程度也有差异。低收入人群对空气、噪音、光照的需求更高;高收入人群对化学性污染(如室内建材、装修材料、家具材料、清洁剂等)和生物性污染(如真菌、霉菌、螨虫等)、电磁辐射的要求更高。地域上,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华北城市对水质的关注度要高于其他城市。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清勤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众对健康舒适要求的提高,正说明了这一变化。
从专业领域来看,“健康建筑”的含义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光照、温度、湿度、健身、人文等内容,而调查中提到的生物性污染及电磁辐射问题,虽未在标准中明确提出,但也属于影响居住健康舒适度的重要因素。我国《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划定的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和幼儿园等敏感建筑”。因此,建造住宅区时,都会尽量绕开大型电力电磁线路。
诸多因素干扰难满意人们的不满意主要来自哪些方面?调查给出了原因。整体来说,每个人的居住感受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地区和收入的人也有不同烦恼。
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光照的满意度都与地域有关。比如,住在南方的人,长期受到居室潮湿问题困扰;住在北方的人则要忍受干热或干冷。室内空气质量虽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一般认为主要是沙尘扬尘、室外雾霾、通风较差等因素所致。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特别是天津、石家庄等地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华北及西北地区的水质也常受诟病,水质偏硬、碱多是其主要问题。光照舒适度方面,北方人常会觉得光照时间不足或室内光线较暗;南方则多困扰于室外光线过强。此外,居住在发达城市中心区的人,还要面临室外人工光污染,如霓虹及玻璃幕墙反射等。
收入较高者有能力选择更好的居住地,满意度普遍高于收入较低者,但同时,高收入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无论收入多少,大部分人都没能享受到自己理想中的健康舒适。比如,在噪声污染方面,中低收入者的噪音源多来自居住环境,如工地施工、交通噪音、邻里吵闹等;中高收入群体可以选择更幽静的住处,却仍会抱怨室内设备,如空调等家电的噪音偏大。在追求更高品质生活时,过多进行装修或使用化学清洁剂会使化学污染风险加大,而收入越高的人,对化学污染的关注度也会更高。
王清勤说,人们对建筑及居住健康性能的不满与生活水平提升和生活标准提高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标准相比,我们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为居住环境做些改造健康舒适是评判居住环境好坏的核心因素。一项由德国洪堡大学高级教授伯恩德·威珍纳主持、涉及12个欧洲国家共1.2万人的研究发现,搬新家时人们最看重的就是“舒适”。在对健康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上,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更好”。
《2017居住健康舒适需求》调查显示,为提高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度,绝大多数消费者会主动采用多种防护方法。排在第一位的措施是购买各类设备,如空气净化器、净水机、有净化功能的抽油烟机、新风系统、除螨仪、遮光窗帘等,比例高达84%;其次是改变生活习惯,71%的人会坚持开窗通风;59%的人选择养绿植净化空气;48%的人有勤换衣服被褥、勤晾晒的习惯;33%的人会购买除湿包、樟脑丸、活性炭等;22%的人会在装修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如增设隔热层等。王清勤评价,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住的健康舒适性,在提升家庭小环境的健康性能上,可以更为全面地考虑建筑中能促进健康的元素,包括提升室内的空气品质,改善生活用水质量,营造舒适的声环境、光照环境和热湿环境,以及营造适宜的人文艺术环境等,进而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此外,提高建筑的健康标准是促进百姓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王清勤说,我国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就已经将促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作为出发点,从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6大指标对健康建筑进行了规定。相比国外的很多标准,它更适合我国国情,针对百姓关注度较高的PM2.5、甲醛等空气质量指标、饮用水等水质指标、噪声限值等舒适指标、健身场地等健身设施指标、适老措施等人文关怀指标、食品标识要求等服务指标等,均进行了要求或引导。该标准目前已在近20余项工程中得以应用,且已升级为行业标准。
最后,王清勤表示,尽管我们离百姓理想中的健康舒适环境还有差距,但随着标准的应用和普及,老百姓对健康居住环境愈发关注,相信那一天会越来越近。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