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战冬梅
数据显示,中国出境游消费已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外不少旅游城市对中国游客又爱又恨,期待带来经济贡献的同时,又对大声喧哗、不按秩序排队、自助餐厅哄抢食物、乱刻乱画破坏文物、不遵守当地宗教风俗等不文明行为,给当地造成的负面影响感到忧虑。随着这些行为被各国媒体接连曝光,中国游客不仅饱受诟病,还影响了国家形象。
面对国外媒体对中国游客的负面报道,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人云亦云,一味说自家孩子好,也不能一再指责。我相信,按概率来说,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相比他国游客,一定不是多的。由于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不排除某些人有“酸葡萄心理”,故意引导舆论,抹黑中国人。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46.2%的境外受访者表示,中国游客文明素质普遍有了提高,这得益于政府、社会对文明旅游的大力宣传。但也必须承认,不文明行为短时间内不会完全杜绝,我们要对国民素质的提升保持足够耐心。
在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各界都要主动作为。旅游局、文明办等政府部门和媒体,要多宣传中国游客的文明行为和见义勇为,增强国人自尊和自豪感。不能只说负面,不提正面。不能只抓热点,不报道常态。只有这样才能描绘出中国游客的客观形象,并引导大家文明旅游。
出境游组织者的宣导也很重要。旅行社可以通过出游说明会、通知书等形式提醒文明旅游。领队在出游过程中应多讲解当地文化,及时劝阻不良行为。
当然,不是所有行为都能靠教育、引导来改变,加大惩戒力度,让不文明行为付出代价也是重要一环。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对中国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提高违规违法成本。目前已有29人被列入“黑名单”,旅游出行将受到限制。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旅游大潮中,希望每名游客都能站在国家形象的高度,提高道德意识,注意行为举止,展现出文明有礼的大国公民风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