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你教育孩子时,少做了一件事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明明已经因为玩手机耽误作业被批评过好几次,可下次还是控制不住?明明已经因为乱扔玩具被教育过,可没过几天又故态复萌?

很多家长都会困惑:“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长记性?”

其实,不是孩子不长记性,而是我们在教育时,少做了一件事——让孩子真正体验“后果”。

为什么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你教育孩子时,少做了一件事

1.为什么说教没用?因为孩子的大脑还没发育好

很多家长习惯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

但问题是,孩子的大脑前额叶(负责自控、判断、决策的区域)要到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这意味着,他们很难像成年人一样,通过“想象未来”来约束当下的行为。

讲道理≠孩子能理解,他们更依赖当下的体验来学习。

2.为什么惩罚也没用?因为惩罚≠后果

很多家长会用“惩罚”来纠正孩子的行为,比如:

但惩罚往往只是家长的情绪发泄,而不是让孩子真正理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害怕惩罚,而是让他们明白:

3.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比说100遍都管用

为什么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你教育孩子时,少做了一件事

什么是“自然后果”?

就是孩子行为的直接结果,而不是家长人为设定的惩罚。

✅例子1:孩子不收拾玩具

❌错误做法:唠叨、威胁“再不收我就扔了!”

✅正确做法:“玩具不收,下次想玩的时候找不到,别找我帮忙。”

→孩子体验“找不到玩具”的后果,下次会更愿意收拾。

✅例子2:孩子拖延作业

❌错误做法:催、骂、替孩子写

✅正确做法:“作业没写完,明天自己去和老师解释。”

→孩子体验“被老师批评”的后果,下次会更主动完成作业。

4.如何正确使用“后果教育”?3个关键原则

1️⃣后果要合理,不能太极端

2️⃣提前告知规则,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3️⃣执行时态度坚定,但不带情绪

解决方法:

教育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他们学会思考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听话”,但其实,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少说“你不能这样”,多说“如果你这样,会发生什么?”

少替孩子承担后果,多让他们体验自然的教训。

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依赖家长的提醒和惩罚。

你的孩子是否也总犯同样的错误?试试这个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