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3天内仍有必要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潜伏期较长,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即使超过24小时,只要未发病,接种疫苗仍有效。
狂犬病的传播与潜伏期: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常见于犬、猫、蝙蝠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通过神经末梢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几天或长达数年。在潜伏期内,病毒尚未引发症状,此时接种疫苗仍能有效预防发病。
3天内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狂犬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中和病毒。接种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暴露后应在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但即使超过24小时,只要未出现症状,接种疫苗仍能提供保护。3天内接种疫苗,可以大幅降低发病风险。
接种方案与注意事项:狂犬疫苗通常采用“5针法”或“4针法”。5针法为第0、3、7、14、28天各接种一针;4针法为第0天接种2针,第7、21天各接种1针。接种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和辛辣食物,同时观察伤口情况,必要时进行清创处理。
其他预防措施:除了接种疫苗,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如果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即时保护。
即使被咬伤或抓伤已超过3天,只要未出现狂犬病症状,接种疫苗仍能有效预防发病。及时就医并遵循是保护自身健康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