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一旦放了支架,意味着血管内存在严重狭窄或堵塞,需要通过支架扩张血管以恢复血流。支架植入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并降低心脏事件风险。
支架植入通常用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堵塞的情况。冠状动脉狭窄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斑块堆积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影响心脏供血。当狭窄程度超过70%或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时,医生会建议植入支架。支架是一种金属网状结构,通过球囊扩张将其植入狭窄部位,撑开血管壁,恢复血流。支架植入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植入后仍需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支架植入后,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监测支架通畅情况及心脏功能。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应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红肉、油炸食品和高糖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选择散步、游泳、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戒烟限酒也是关键,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心理调节同样重要,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有助于术后恢复。
支架植入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若出现胸痛、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支架植入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积极管理生活方式和疾病,以维持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