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习惯性髌骨脱位
习惯性髌骨脱位是指髌骨膝盖骨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反复脱离正常位置,导致膝盖不稳定和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与先天结构异常、肌肉力量不平衡或外伤有关,需要及时干预以避免长期关节损伤。
髌骨是位于膝盖前方的一块小骨头,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膝盖在弯曲和伸直时保持稳定。正常情况下,髌骨会在股骨大腿骨的滑车沟中滑动,但如果滑车沟过浅、韧带松弛或肌肉力量不平衡,髌骨就容易脱离轨道,发生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特点是脱位后髌骨可能自行复位,但脱位会反复发生,给患者带来困扰。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症状包括膝盖突然的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膝盖“打软腿”的感觉。有些患者可能会听到“咔哒”声或感觉到髌骨移位。长期反复脱位可能导致软骨磨损,增加患关节炎的风险。对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尤其是女性,因为她们的骨盆较宽,膝盖受力更大。
预防和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关键在于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尤其是股四头肌和臀部肌肉。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进行针对性的锻炼,比如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动作。佩戴护膝或使用髌骨稳定带也能提供额外的支撑。如果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通过手术修复韧带或调整髌骨位置。如果膝盖频繁脱位或疼痛持续,建议尽早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