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并采取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进行初步处理。严重扭伤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休息:踝关节扭伤后,首要任务是停止活动,避免对受伤部位施加额外压力。继续活动可能导致韧带撕裂加重,甚至引发慢性踝关节不稳。建议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减少患侧负重。
冰敷:扭伤后48小时内,冰敷是减轻肿胀和疼痛的有效方法。每次冰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冰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和炎症反应。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少肿胀并提供支撑。包扎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加压包扎可与冰敷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踝关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休息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肢,保持舒适姿势。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外用药物如扶他林软膏也可辅助治疗。
康复锻炼:急性期过后,逐步开始康复锻炼,恢复踝关节功能。初期可进行脚趾抓握、踝关节屈伸等轻度活动,后期增加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和力量训练如弹力带抗阻练习。
就医建议:如果扭伤后出现剧烈疼痛、无法负重、明显畸形或肿胀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X光或MRI检查排除骨折或韧带撕裂,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
踝关节扭伤后,正确处理和及时康复至关重要。遵循RICE原则,结合药物和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恢复,避免后遗症。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务必尽早就医,确保得到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