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英国曾有一位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乘公共汽车有益健康——他对自驾以及搭乘公交车前往同一目的地的人们进行监测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人所感受到的平均压力较开车时少33%。但更多的资料则显示,乘公共汽车涉及到很多健康问题,并不令人乐观。
在一个雨天,记者乘上一辆从武昌开往汉口的公交车,进行了切身感受。现将一些问题罗列于此,听听专家作何解析,又有何建设性的意见——
镜头1
当时天空飘着毛毛细雨,让人倍感清凉,但车内乘客太多,闷热难当,加之车窗封闭,空气混浊,让人明显感觉缺氧、不适。有乘客要求司机开空调换换气,但司机表示空调坏了。空气闷热、污浊是否会引发一些疾病?如何处理会舒适些?
车厢内空气污染重开窗通风
人民日报曾刊发一篇记者署名文章《我国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卫生堪忧》,其中有一部分这样写道:几年前,广东省交通厅一位曾经参与我国《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的官员(隐去姓名)对记者说:“北京、上海以及我现在居住的广州的公共汽车的卫生状况让我忧虑。”
他表示,当车厢内空气质量指标偏离国家标准时,就会引起乘客出现各种不适的反应。无强制通气装置的空调车,在满员状态下运行,难以达到国家技术标准要求。
近年来,武汉市很多公共汽车改为乘坐舒适的空调车,其中有一部分采用的是封闭型窗玻璃,车内无法通风换气;另有些车的发动机密封不严,汽油味或废气易冲入车厢;人呼吸出的气体至少含有2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在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汽车或公共场所里,浓度会越来越高;加上夏天人体排出的汗味以及人体皮肤新陈代谢加快导致的异味……这些都会加重车内空气污染,让人晕车或呕吐,还可能诱发乘客的呼吸系统疾病。
针对这种状况,曾有一位高二学生在参加地理知识答辩赛时就撰文(此文参加答辩获得二等奖)建议,在车厢内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或改进车厢内的发动机密封装置,避免废气进入车厢;安装活动车窗,便于开启,加快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等等。
在此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公交车内的空气质量,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尽量打开车窗换气。如果车窗密闭不宜打开,感觉头昏、胸闷等不适时建议就近下车。
镜头2
记者站着时,有时抓在扶手上,有时抓在吊环上,都感觉有些滑腻。那么如果有传染病人或便后未洗手者抓过这些扶手,是否会被传染疾病?乘客如何做比较安全?
坐公汽后洗手防传染病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对公共交通工具进行了细致调查,旨在明确细菌潜伏的情况。结果表明,公共汽车最脏,尤其是长途公共汽车。
北京卫生防疫部门也曾透露,大街小巷穿梭的公交车、巴士等已成为各种皮肤病、呼吸道感染病、肠道感染病、病毒性肝炎、流脑等疾病的最大的传染源之一。造成公共交通工具的主要污染源依次为车中的把手、火车卧具、座位等。
这种状况意味着消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事实如何呢?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公交车、公用电话等设施的消毒在国家有关法规中没有要求。卫生部门根据疾病调查,当有特殊疾病发生或流行时,会在一个区域内进行消毒。如在“非典”时期为防疫情传播,要求公交系统按时消毒。但疫情过后,就没有特殊要求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也有专家表示,国务院有具体消毒标准的包括饭店、浴池等28个行业,但没有公交系统。
目前,对市民来说,一时改变不了大环境,就只有改变自己。外出回家时立即洗手,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不管是坐公交,还是数钱购物,会频繁接触到来自他人的千万种细菌。以甲流病毒为例,它黏附在人手上后可存活约两小时,如果回家后不洗手就喝水、吃东西或者抱孩子,很快就会感染上病毒并传染给家人。
另外,建议经常出门在外的市民,请自备一些消毒水或消毒巾,在乘坐公共汽车和火车后对皮肤接触部分进行必要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