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也含糖!别被8类食品广告给忽悠

“健康”二字,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产食品的商家们也都铆足了劲,在“健康”二字上下了大工夫。可你知道吗?很多“健康”食品未必真健康。《生命时报》特邀请多位专家逐一指出广告宣传语中的陷阱,教你当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非油炸”食品真没油吗?

不少薯片、饼干、膨化食品都号称是“非油炸”,采用了烘烤的加工方式。这让很多人以为,非油炸食品不含油,所以更健康。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表示,非油炸食品确实比油炸的好一些。首先它含油更少,其次是没有经过高温油炸,致癌物少。但非油炸食品只是加工时不用油炸,不代表不含油。比如有些食物烘焙时也需要刷油,才能保证其香酥脆的口感。非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三十几不等,仍然较高,吃时应该控制量。每天吃几口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每天来一大袋,油脂摄入还是会超标。

“无糖”食品真没糖吗?

包装上写着“低糖、无蔗糖”的食品,最受中老年人、糖尿病病人以及肥胖者的青睐。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糊粉类食品、饼干、点心等,号称糖尿病病人可以放心食用。其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很多人选择无蔗糖产品是为了控制血糖。然而,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不仅仅是蔗糖成分。以淀粉为原料的糊精、麦芽糊精、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哪一个的升糖效果都不逊色于蔗糖。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你会发现,在那些宣称“无蔗糖”的产品中,这些配料时常出现。糖尿病病人如果吃多了这类食品,后果会非常严重。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的也不会更好,因为去掉蔗糖后,很多食品会换用淀粉、糊精、油脂等。还有一些食品,比如无糖汤圆、无糖糕点等,因为主料是粮食谷物,所以淀粉含量较高,吃完后同样会升高血糖。

“零脂肪”乳品不会引发肥胖?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材,总想着控制脂肪的摄入。因此,一些商家也在很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宣传中,打出了“零脂肪”的口号。然而在这类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中,却明确标明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一栏不为0。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表示,一般在“零脂肪”饮料的配料表里,都能找到白砂糖、葡萄糖的身影。有的白砂糖含量仅次于水,比脱脂奶粉还多。而含糖多的食品,就算真的零脂肪,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也可能转化为脂肪,摄入过多时会引发肥胖、高血脂等问题。换句话说,既然含糖,那么所谓“零脂肪”也就没有意义了。此外,天然食物成分中,只有脂肪是有香味的,当饮料去除脂肪后,就必须添加更多的香精才能获得良好的口感,而香精却很不健康。

“高钙”食品补钙效果好?

补钙理念的深入人心,让很多食品打起了“高钙”的旗号。除奶制品外,一些零食,如饼干、海苔等也加入其中。

天津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付金如说,食品标注“高钙”字样,并不见得含钙量就高;即使真的达到了“高钙”标准,想借此起到补钙作用,也不太可能。因为多数食品中添加的是碳酸钙,这种钙在人体内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在牛奶中加入过多的钙、铁、锌等无机盐后,如果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反而会对人体肾脏以及消化系统造成很大负担。高钙饼干等更是“噱头”大于功效。因为钙的吸收效率与其他营养物的配比有很大关系,一些饼干虽然含钙量高,同时脂肪含量也很高,这种情况下,钙就很难被人体吸收。

“高膳食纤维”食品更健康?

现代人大多严重缺乏膳食纤维,所以在饼干、甜点等零食中,“高纤维含量”的宣传便“应运而生”。

营养专家范志红提醒,这些食品中的确有纤维存在,但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功效了。因为粮食、豆类中主要含的都是不溶性纤维,“粗糙”是其价值所在。不过,因为很多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口感,食品加工时,商家会加入油脂以起到“润滑”效果。纤维越高的产品,通常脂肪含量也越高,且因为饱和脂肪软化纤维的作用更出色,所以高纤维零食中氢化植物油或黄油、猪油等动物油的含量也非常高,最终让它们的健康价值消失殆尽。

“零热量”真的靠谱吗?

凡是标明“零热量”的食品,现在都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台湾《康健》杂志近期刊文称,这些零热量产品里面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才是导致发胖的元凶。

零热量产品,如饮料、果冻等,通常会使用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而美国普度大学在《行为神经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发现,食用替代糖的试验组,最后反而吃得过多,体重增加也较明显。因为人工甜味剂会让人忘记自然甜度的味道,干扰体内控制热量的能力,身体会不自觉补充更多热量。台湾营养基金会执行长吴映蓉称,零热量是指每100克食物所含热量不应超过4卡,因此准确地说,“零热量”并非毫无热量。一旦消费者放松戒心大吃,时间久了就会有累积效应,同时摄入过多的色素和香料等。

“全谷物”更有营养吗?

打着“全谷物、纯谷物”等字眼的速溶饮品,号称含有精选营养谷物,可补充纤维素。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江文章却指出,拿来磨成粉的谷物,大多属于等级较差、成本较便宜的原料,例如碎米或存放比较久的谷物等。它们经过加工、磨粉后营养素很容易流失,如果要靠它来弥补摄取全谷物的不足,并不实际。另外,纯正谷物指的是没有经过精制,仍保有糠层、麸皮的谷物,它们就算被磨成粉,也应保有原来的麸皮、胚芽比例。但现在,很多宣称健康的全谷物速溶饮品,并不标示麸皮的比例,成分里占最多的却是黑芝麻、松子等坚果以及黑豆、花生等,和全谷物其实没多大关系。

“零反式脂肪”就健康吗?

“零反式脂肪”的标语如今出现在面包、饼干包装上的几率越来越高,但一些细心的消费者却很纳闷,为什么配料表中明明写着含“氢化植物油”、“植脂末”等反式脂肪的代表物质,却仍然在标签上标注反式脂肪为“零”呢?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左小霞告诉记者,按照规定,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能够被标注为零,但即便是达到这个标准,产品也并不一定就健康。在植脂末的生产中,目前可以做到油脂全氢化,令反式脂肪酸的问题被忽略,但同时,饱和脂肪酸会高达99%以上。因此,无论是不是“零反式脂肪”,都要少吃含有植脂末、氢化植物油等成分的加工食品。

最后,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学会看包装上的食品标签。一般来说,配料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含量是最高的,比如一包薯片,如果其配料表上先是“马铃薯”,然后是“植物奶油”“天然油脂”等,那么这包薯片的热量绝对低不了;除了看配料表外,还要看食物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表格更直观地标明了食物所含热量,以及各种主要营养素的含量;最后,食物的加工方式也要留意,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我们要挑选那些加工温度低、加工过程简单的食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