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但它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这项检查在医学上非常重要,但了解其潜在危害有助于更好地权衡利弊。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负责代谢、解毒和储存营养物质。当医生怀疑肝脏出现严重病变时,穿刺活检可以帮助明确诊断。这项检查需要在局部麻醉下,用细针穿过皮肤和肌肉,取出一小块肝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大多数情况下,这项操作是安全的。
尽管肝脏穿刺活检是微创操作,但仍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风险是出血,因为肝脏富含血管,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感染、气胸空气进入胸腔或胆汁漏出也是潜在的风险。极少数情况下,穿刺可能导致严重的腹腔内出血,需要紧急处理。不过,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较低,医生会在操作前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以降低风险。
为了减少肝脏穿刺活检的危害,患者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检查前,医生会要求进行血液检查,确保凝血功能正常。如果有服用抗凝药物,可能需要提前停药。检查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数小时,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出血风险。如果出现剧烈腹痛、呼吸困难或持续发热,应立即就医。
肝脏穿刺活检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安全性较高。如果医生建议进行这项检查,说明它对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患者不必过度担心,但也要充分了解风险,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确保检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