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铎:推陈出新 中医理论基础上的新思考

姜良铎:推陈出新中医理论基础上的新思考

对话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姜良铎教授

【对话背景】

有人说,中医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但是历史的沉淀不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有人说,中医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华,以辩证思维的方式论证人体平衡之法,但是博大精深难以理解和运用;还有人说,中医已经消亡,何必紧抓着历史的辉煌不放,徒增烦恼?但是,也有人说,不!中医是中华民族的血肉,是能够引起亿万人民灵魂共鸣的生命之歌。它的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和壮大,凝聚着无数先人的智慧。只有走进它,解读它,将自己融入它的骨血,才能彻底的理解并运用它。我们要去糟粕,取精华,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才能够看的更高更远更广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姜良铎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个。近五十年的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战绩”。是否还记得那场犹如噩梦的SARS?在中西方医疗专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是他提出的中药方力缆狂澜,为早日结束那场生命博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用全新的眼光审视传统中医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先后提出了“生物管道学说”和从“状态论治理论”,为人民健康谋福祉。他多次被国家授予荣誉称号,并担任多项中医研究重点项目带头人职务。他培养的中医人才遍布国内中医领域,他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中医人生。

【对话嘉宾】

姜良铎:1948年8月出生,陕西米脂人。早年师从陕西名医张学文、郭谦亨教授,1983年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并获中国首届中医专业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劳动社会保障部中药社保目录咨询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及保健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从医三十余载,医术精湛,在发热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以及内科疑难病症的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且疗效显著,素以解决疑难病症而著称。擅长中药、火罐、针灸、点穴、按摩等中医综合疗法;擅长制定医疗决策和健康计划。

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作为主编出版学术著作6部,作为编委出版大型学术著作5部,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1991年被国家教育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多项。先后主持国家八五攻关、十五攻关、国家教育部、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2003年北京SARS疫情初期亲临一线,拟出防非典方药,是北京地区防治SARS中医药专家协作小组成员、国务院赴北京督察组成员。主持起草《中医药防治SARS技术方案》、《人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主持制定《北京地区流感中医药预防技术方案(草案)》。2005年其“解毒祛湿、益气养阴法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8年安徽阜阳手足口病暴发,大批的患儿经受病痛的折磨。姜良铎身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手足口病专家组人员,为患儿制定中医治疗方案,并多次参加各部组织的手足口病研讨会,积极讨论制定预防及治疗方案,指导一线医生的中医临床治疗。他以出色的工作成绩,为解除手足口病患儿病痛,促进其康复,切实提高当地的儿科急救医疗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卫生部领导的表彰。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全球肆虐,姜良铎身为多部门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组成人员,积极投身于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及治疗,亲临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并飞赴福建省中医院参加危重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会诊及抢救工作,多次参加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讨论会,同专家组讨论制定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提出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预防处方。同时参与研制了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中药“金花清感方”,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优势,推进了中医药在急性传染病领域的发展。同时,其个人因在甲型H1N1流感中突出的贡献,获北京市防治甲流特殊贡献奖。同年获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奖。姜良铎教授已培养了70余名硕博士。并曾多次赴台湾、美国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面对面】

复禾健康网:姜老,您好!您从医四十余年,从一个普通的乡村赤脚医生,到现在全国知名的中医大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内科疑难病症的诊疗经验,还创立了多种新理论和新型养生方法,并提出“通则不病,病则不通”的生物管道学说。有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所提出的这一生物管道学说理论?

姜良铎教授:“生物管道”这个名词是我提出来的,因为管道确实存在。比如西医的气管、血管、神经以及中医的经络、血脉,这些都是人体内的管道,我将这些管道总结归纳为“生物管道”,逐步演变发展成为了生物管道学说。要解释生物管道学说的具体内容,中医理论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好:“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我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逐渐认识到,这不是通则不痛的问题,而是“通则不病,痛则有病”的问题。痛代表血脉淤滞,血脉淤滞自然会导致生病。这是什么道理呢?举例说明,人体存在消化管、气管、血管、淋巴管,甚至脊髓中都有血脉运行的管道,如果管道不通畅,消化管堵塞、气管堵塞、血管堵塞,淋巴或者脊髓中发生堵塞,不用我说,大家自然会想到其严重的后果。所以我将原来的“痛”改成了“病”,称为“通则不病”。因为“痛”只是一个点,“病”则是包含所有疾病。大部分疾病都与血管和管道不通畅有关系,而中医一贯坚持“经络通畅,气血安和,脏腑平衡”,“生物管道学说”及“通则不病”想法的提出,可以说是一个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的新思考,并不是我突发异想出来的。

复禾健康网: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于生物管道学说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下面再请您为我们介绍下该学说在临床上是如何运用的?具体适用于哪些病例?

姜良铎教授:中医讲究“气血安和”,是指气血流通,在管道内流通。古语有云:“气血以流通为贵”。气血不运行或者运行的很差而导致患病的情况在临床上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一个健康的人一定是气血通畅的人。比如说,健康人体的消化通道是把吃进去的东西在从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完成了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供给人体生活所需要的营养。如果消化管道不通,积食不化,就会产生毒素,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生病。针对此类情况,我提出了“从毒论治”、“从通论治”,这一系列的新理论对于临床上的指导作用是比较大的。所以,我经常和他们开玩笑说,医生就是个管道工。我在这里将人体比作大楼,血管、淋巴等生物管道就是大楼里的运输、排污管道。想想看,一个楼如果管道破裂了,很多功能就丧失了,电梯停运,你就无法进出,排污管道堵塞,很快会污染整个大楼的空气,所以一定要维持通畅的状态。在这里,我要强调的一点是,过去我们理解这个通畅就是生命在于运动,以为运动了生命就健康了、通畅了,其实更重要的是生命在于管道里面的运动——在管道里面完成物质交换,精华吸收了,糟粕排出了,人体才健康。

谈到在临床上的运用,自生物管道学说提出以后,临床上出现的从毒论治论文有很多,比如说糖尿病、气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以及各种顽固性的疾病等等,都可以用生物管道学说来解释和治疗。该学说为这类疾病的诊治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思路,在疫病诊治方面运用非常广泛。

复禾健康网:提起疫病防治,最近在非洲地区的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不禁令人想起了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的那段时期。同样是高烧、昏迷、高死亡率,令人不安。据我们了解,您曾参与了当时的非典一线救治,并提出了“姜八味”的预防诊疗方法,取得了巨大成效。请您结合当时的情况畅谈一下中医在现代疫病防治方面的作用?

姜良铎教授:不论是埃博拉还是“非典”,在中医上统称为“瘟疫”。在中国古代,有史记载的瘟疫有百十来次,其中最大的有三四次。其实瘟疫就是急性传染病,它的特点是发病广泛、发病快,而且每个时期流行的瘟疫都不一样,完全一样的很少。因此,当年SARS爆发时,我们才会措手不及,我们的卫生防御体系介入还不够,但是很快我们就理出了头绪。我记得当年SARS防治会议是在北京市委刘琪书记的主持下召开的,与会专家基本上都是西医的院士,中医代表只有我一个人。当时,大家都谈了一些对非典型性肺炎的认识,问到我时,因为那时我已经接触过实际病例,我提出了SARS就是瘟疫的看法,并提出了预防方案,得到了几位院士和刘琪书记的肯定,这个预防方案就是以上提到的“姜八味”。刘琪书记当即决定向社会公布这个药方,其后又将这个方剂作为国家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预防“非典”的方案,起了很大作用。

自从“非典”之后,人们认识到中医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的价值,我们研究发现,中药应对瘟疫的效果非常好,后来还做过统计分析,也得到了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认可。此外,经过SARS,国家建立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一整套的预防机制,中医能第一时间参与、防治而且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其后多次小型瘟疫突发传染病我们就从容应对。现在我们都知道埃博拉出血热,虽然我国现在还没有病例,但是我们还是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复禾健康网:除了以上我们谈到的生物管道学说,您还创立了“从状态论治理论”,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临床实践中是怎样运用的?

姜良铎教授:传统中医讲“从病从证论治”,但是我提出了“从状态论治”,这是对“从病论治”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你可以将人体看成一台电视,它的各个元件都是好的,没有问题,可是它的工作状态不好,有时有图像没声音,有时候图像或者声音时断时续,这都不是最佳工作状态。而从状态论治就是将人体健康维持在一个很好的状态,将疾病状态扭转为健康状态,这实际上是状态的动态辩证论治体系,比以往的从病证论治理念更清晰。也就是说以往靠背书、背处方、背病症,按病症下药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是这个人——在什么时间——患了什么病——有哪些症状——采取什么治疗方法才是正确的。中医绝不能靠死记硬背来行医,我们不要生产“套圈医生”,而是要会“量体裁衣”的高级裁缝,这才是真正的中医。

复禾健康网:姜老,您刚才提到了“套圈医生”,也提到了背处方、背病症等学习方式,似乎并不完全赞同,请问,您是如何看待青年中医的培养问题的?结合近年来的中医发展的趋势及人才梯队培养的现状,您有何建议给青年医生呢?

姜良铎教授:我的老师是国医大师张学文和郭谦亨教授,我的博士导师是董建华院士。从他们的教育方法中,我发现中医传承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抄方和跟着老师看病。理论与实践并举,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进行学习。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中医的传承是很讲究悟性的,所以想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中医很难。按现在的教育体系,大学毕业后至少还要十五年的临床实践时间,这还要是高材生的前提下。我大概带了78个研究生,大部分是博士,我还有6个徒弟,都是这么带出来的。

谈到现在中医大学培养出来的中医,他们对于西医都是了解的。而且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体系是两套方法,中西医共同诊断,这实际上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什么?因为两者可以互补。过去胃疼心脏病在中医诊断鉴别非常难,现在西医的心电图、CT等技术很清楚的,可以及时确诊,这就是进步。而且中国医学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知识的发展过程,比如西洋参,在美国就称为花旗参,比如藏红花,这是从藏医吸收过来的。同时,西医也在不断吸收中医的治疗方法为己用,特别在临床方面,比如甲亢的治疗。以前西医治疗甲亢就是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但是往往都伴随着其他的并发症。中医在治疗甲亢时,在清心肝火的同时注意补脾肾,使得患者的内分泌达到平衡,从而减少并发症。在借鉴了中医的治疗方法后,现在西医治疗甲亢也是双管齐下,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作,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用词不同,但是方法是一样的。特别是西医这几年对于综合医学、整体医学也比较倡导,所以青年学者们应多关注这方面的发展。

复禾健康网:看来一个合格中医的养成真的是很不容易,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倾囊相授,还需要学生自己努力钻研。十五年临床实践加上五年医科大学,这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否说明像有些人所说,学的多了,看的病人多了,就能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悬线诊脉”、“判定男女”?

姜良铎教授:这种理解完全是错误的。我可以指出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前一段时间,在电视上炒的沸沸扬扬的脉象判定怀孕与否以及生男生女的问题,这是非常荒唐的。中医有28种脉象对应无数种病症,仅凭把脉是无法判定这些问题的,还需要配合对患者的询问和观察来断定。比如:月经应来而未来、乳头有颜色改变、乳房有涨大症状、脉象可能变成滑脉,这些现象我们才可以综合判定,这人有妊娠反应。但是要注意一个怀孕的人可以有滑脉,滑脉的人不一定都是怀孕,就这么个简单的原理。因此,不要说中医仅凭诊脉就能断定怀孕与否,至于凭诊脉断定怀男孩,还是怀女孩就更不可能。如果你将患者的全身都包裹起来,只留出手腕用于诊脉,这种方法连患者是男是女都无法断定。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不要过度夸大其中的一项。比如,我们在做诊断时,会说脉象细涩的妇女患者有可能子宫肌瘤,有可能乳腺增生,但绝不能说患者有几个子宫肌瘤,或者患者的乳腺增生有多大,因为中医做的是整体诊断,而这些细节西医通过医疗设备就可以看出来。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学科,它要从解刨看到细节上的问题。中医则建立在辩证思想基础上,要从整体上把握引起疾病的根源,并给予治疗。所以说,中西医应该是各有优缺点,应该互相支持,相辅相成才对。

复禾健康网:最后,请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中医行业发展前景做一个整体评价。

姜良铎教授:现在有很多人将中医视为出土文物,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中医本身是一门科学,会根据实际的现状不断的丰富发展,中医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有人说,现在的中医不如古代的中医,实际上不见得。现代中医比古代中医看病更难,因为环境变恶劣了,病毒变异了,但是所用的药材质量越来越不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治疗手段也在上升,很多古代不能治的疾病,现在也都可以治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中医完全走上西医的路上就完了。我们要有信心,自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中医这种源于自然的治疗方法,永远是对人体有作用的,绝不可能面临灭绝。只要有人存在,中医的学术就会发展。

【姜良铎教授提示】

1.关于中药代煎

答:中药代煎实际上是机器操作,程序设定只熬制一次,药材没有熬透,药效自然要打折扣。所以,我一般建议病人自己熬药。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能够手工熬药机器包装,这样会方便很多,但是目前北京只有少数医院能够做到。

手工熬制中药最好是熬3次,在熬制前先清水浸泡1~2个小时,这样可以提高药材的利用率。第一次熬制可以使用凉水,熬制30分钟左右,但是第2次、第3次要添加开水,不然冷热交替,药效就被激回去了。而且后面两次不需要熬那么久,15~20分钟即可。然后将3次熬制的药汁合并后均分为3等份,分次服用即可。

2.熬制中药的器皿

答:熬制中药的器皿除生铁锅外都可以使用,因为生铁易与药物发生反应。除此之外,不锈钢、玻璃、陶瓷材质的厨具都可以使用,但是不建议使用高压锅,因为压力太强有时候也会破坏药效。

3.关于中药制作

答:为方便患者服用,目前市面上重要有制作成粉状冲泡喝的,也有制作为膏状,直接服用的。中药粉剂可根据不同的方剂制作,但是大部分的散剂出末药效不太够。为什么?简单说一副药磨成粉,剂量有多大?患者十天也吃不完。因此,粉剂不如膏体。当然,这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有一个治胃酸的方剂,我将它改为饭前吃药粉,因为粉末可以吸收胃酸,反而比膏体或者药汁效果好。

4.关于服药时间

答:我现在都建议患者饭后服药。因为饭后服药,主要在肠道吸收,将饭和药充分混合起来,可以减轻对胃的刺激。早晚饭后服用最好,同时要注意,药汁不要太热,三四十度就可以,太热气味难闻不说,还很容易呕吐。

5.关于雾霭

答:雾霾现在可以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对人体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的危害不仅是对呼吸系统,对人体的气血流通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中医药中并没有专门应对雾霾造成人体危害的这种方药,但是雾霾对肺造成的影响也是一种炎症反应,我们将这个称为外来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肯定也要排毒解毒,保持对肺的净化,主要保持肺通道的正常,可以早晚清洗鼻腔,也可以用香油涂抹鼻腔内部,保持鼻腔内的湿润环境,都会有一定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系复禾健康网独家专访,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